向老兵敬礼。
听老兵讲长津湖战役。
和老兵合影。
追最耀眼的“星”。
传承红色精神,汲取信仰力量!10月16日,江淮小记者红色课堂设在了瑶海区大兴镇四岗社区。主讲嘉宾是亲历过长津湖战役的88岁抗美援朝老兵陶有贵。听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江淮小记者们对为今日和平牺牲的革命先烈充满了敬意,故事分享会的最后时刻变成了小记者们的“追星会”。
A
长津湖战役中
他差点冻掉鼻子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目前票房已过50亿元。大部分的江淮小记者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看过了这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他们对这段抗美援朝的历史和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充满敬意。
10月16日上午,当抗美援朝老兵陶有贵老人走进四岗社区的会议室时,正在等待的小记者和家长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家住瑶海区四岗社区的陶有贵是安徽宣城人,今年88岁,对于那段峥嵘岁月记忆犹新。在他的讲述中,小记者们了解到,1950年,陶有贵报名加入了志愿军队伍。当时,也有亲戚朋友说战场很危险,但他就是想去,家人也很支持他。1951年3月,陶有贵跟随第二批抗美援朝志愿军前往朝鲜,那年他才17岁。
来到朝鲜后,陶有贵就经历了电影《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零下几十度的低温。“1951年那一年最冷了,有零下40度吧。在队伍里,手脚冻掉的情况时有发生。”陶有贵亲眼看到过战士一脱鞋子,腿上的皮连着袜子掉下来。
陶有贵自己也差点把鼻子冻掉,当时鼻子冻伤了,他想用手焐。这时一位老战士连忙阻止,说这样鼻子会掉下来。随后,老战士叫来几个人按住陶有贵,把冰冷的雪按在他的鼻子上,摩擦焐热。“疼得我不停挣扎,但老战士一直把雪擦到化成了水,才让我的鼻头从青紫变成了通红,保住了鼻子。”
自然条件险恶,但敌人的飞机坦克与志愿军的小米步枪更形成了巨大悬殊。
“我们志愿军装备差,但我们靠着灵活的战术和勇猛的气势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回忆起当年的上百场浴血奋战,陶有贵向小记者介绍说,依靠灵活的战术和勇猛的气势,志愿军在战场上克服种种困难,并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实现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
B
才17岁就上战场,到底怕不怕?
“今天衣服穿得有点多,看不到我腿上的子弹伤疤。”陶有贵说,当年和他一起踏上抗美援朝战场的有48名老乡,结果回来的时候,只剩下4个,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他腿上的伤疤就是子弹打穿留下的。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有人提问:17岁就远赴战场,心里到底害不害怕?
“既害怕又不害怕!”这是老人给出的回答。他解释,上战场前,腿都发抖,因为没有见过战场,没有见过牺牲。但是到了战场,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敌人打死打伤,心里的愤怒变成了动力,眼睛都杀红了……这时候根本就忘记了害怕,只有为了保家卫国和敌人拼命的念头。
“那你们吃的是不是也是冻土豆?”想起电影里说志愿军吃的是冻土豆的情节,有人提问陶老他们在战场上的吃穿有保障吗?
“我们没吃冻土豆,吃的是炒米炒面,每个人把炒米装在长形的布袋里,背在胸前。饿了就抓一把,没有水就含口雪……”陶有贵说,炒米炒面制作简单,方便运输和携带,所以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口粮。不过,炒面可不是现在的炒面条,是炒的面粉,加了一点点盐。
“拿着最差的武器,吃着最差的食物,啃的却是世界上最硬的‘骨头’,居然还把它啃碎了。前辈们用一腔热血换来这朗朗乾坤繁华盛世。”听完讲述,现场也有不少家长破防了!
C
签名合影,江淮小记者现场成功追星
71年前,志愿军将士在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勇往直前、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1年过去,这些最可爱的人将永远成为我们铭记于心的胜利记忆。
1个多小时的课程结束后,陶有贵老人和小记者们合影留念。不过,这还不够,这位在战场上荣获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的英雄老兵此刻就是他们最想追的“明星”!
只见他们将老人包围住,请老人在他们的笔记本上签名,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拍合影。老人也很开心,在小记者本上写上名字的同时也一再叮嘱孩子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居安思危好好学习,将来做栋梁之才保家卫国,不要让后辈再经历残酷的战争。
活动最后,小记者金语墨也表示,她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铭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自强自立,努力学习,报效国家,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晨报记者 李玲芳 文/摄 通讯员 彭跃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合肥市已于昨日正式启动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按照要求,报考艺术类的考生须同时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统...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