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6月8日,全市208万亩小麦、80万亩油菜全部收割完毕,实现颗粒归仓。据市农业部门初步测算,今年小麦单产达到310.5公斤/亩,同比增长1.57%,全市小麦总产达到64.8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油菜亩产达到185公斤,同比产量略增,油菜总产14.8万吨,夏季粮油总产再创新高,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夏收提前3~5天完成
继5月底前抢收完80万亩油菜后,连日来,全市各地全面打响小麦抢收战,在新一轮降雨来临前完成抢收任务。
据了解,合肥市组织各类农机具20.6万台套,投入“三夏”生产。其中包含联合收割机1.25万台、大型拖拉机1.2万台,秸秆处理机械0.6万台,烘干机械0.13万台。农机部门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成立37个应急服务队、445台机械,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有机可用”,能够“调得出、用得好”。合肥市还成立20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全市还组织1000多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1000多名乡镇包村干部进入村户,共同帮助农民组织调度机械,维护机收市场秩序,防止人为哄抬价格,协助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公安、交通、石油供应等部门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维护夏收秩序,保证机具用油供应。
由于机械组织调度有力有序,今年合肥市夏收任务较往年提前3~5天完成。全市小麦机收面积206.6万亩,机收水平达99%。
种植户增收明显
“去年,合肥市遭遇百年不遇洪涝灾害影响,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种植业特别是秋种生产,全力扩大秋种面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合肥市对受灾地区新型种植主体灾后抢种小麦、油菜,给予适当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种植主体的积极性,小麦、油菜种植面积为历年最大。
今年4月至5月中旬,合肥市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小麦病虫害呈高发态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县两级紧急下达2128万元病虫害防控资金,组织339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调动1433台植保机械,全面推广统防统治。
“全市所有在地小麦均防治两遍以上,总体未发生大面积小麦赤霉病,小麦品质较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合肥市夏粮、油菜籽市场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达到1.22元/斤,高于政府指导价8~9分钱每斤。油菜市场收购价格达到2.9~3.0元/斤,种植户增收明显。
收获一块抢种一块
当前,全市各地正利用良好的水源、墒情条件,抓紧适时播种,种足种满,为今年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种足种满目标,各地不误农时,收获一块、抢种一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已播粮食作物260.3万亩,任务进度过半,其中一季水稻225.7万亩,玉米15.1万亩,大豆6.8万亩。除双晚外,预计到6月下旬将全部栽插结束。
据了解,今年合肥市以环巢湖一级保护区水稻绿色生产和省市两级优质粮食项目为平台,加快“五良”(良种、良药、良肥、良法、良田)配套,夏种科技含量高。“今年,环巢湖一级保护区内建立12万亩水稻绿色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省级5000亩水稻示范片和市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李祥 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6·18”将至 这份防“剁手”指南请收好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网购消费提醒
“6·18”购物节将至,伴随着各大电商的年中大促,各种“潜规则”、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时有发生。6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