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岁大的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下载手机游戏,并充值6万余元用于购买游戏装备和升级,家长发现后联系游戏公司退款遭拒。近日,合肥市消保委对涉事游戏公司进行约谈。
今年3月,市民罗先生向合肥市消保委投诉,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刚年满8周岁的孩子用他的手机下载安装了一款以奥特曼为主题的ARPG手游,并通过购买大量游戏“钻石”用于道具和角色升级,期间共充值花费65000余元。发现这一情况后,罗先生立即联系游戏公司退款,但却被对方拒绝。
接到投诉后,合肥市消保委立即展开调查,通过12315指挥中心查询发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涉及该游戏类似投诉多达200余件,按照《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相关规定,近日,合肥市消保委联合合肥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属地市场监管局(所)共同约谈涉事游戏公司。该公司表示,按照国家规定,游戏充值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投诉涉及的游戏账号是已通过成年人身份信息实名认证过的,所以没有充值金额限制。至于是否是未成年人操作,需要根据游戏中玩家等级、操作习惯、游戏时间、充值时间和频次等数据分析判断。此外,由于游戏是用户通过软件商店平台下载,充值也是先支付给了软件平台,所以还要结合平台意见,才能给出相应处理方案。
合肥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现有的实名认证系统不够完善,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其已成年亲友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登录,从而避开游戏对未成年人所做的相关设置。因此,仅凭实名认证系统的结果不能排除游戏者实际上是未成年人的情形。游戏公司应合理判断未成年人游戏行为,进一步优化投诉处理流程,按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等相关规定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
此外,合肥市消保委也提醒广大家长,目前手机已广泛成为支付工具,要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仔细甄别孩子下载安装的软件APP是否含有付费内容,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支付密码,谨慎设置免密支付或孩子的指纹、面容支付,注意关注各类支付通知短信和银行余额变动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支付平台或银行反映,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伟
新闻推荐
省内异地就医购药可直接刷卡扫码结算 全省首笔零售药店刷卡购药结算在肥实现
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医保局获悉,为了让本市参保人员能够尽快享受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购药,经过系统改造及紧张测试,5月25...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