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5月26日晚,经典豫剧《朝阳沟》在合肥大剧院亮相。作为“文化有礼 全民畅享”第七季合肥市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5月最后一场演出,全剧富有个性的语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这段经典唱词,成为豫剧《朝阳沟》广为流传的“标志”。1958年,《朝阳沟》由河南豫剧院三团首演于郑州。自问世以来,传唱了60余年,被改编成戏曲电影、京剧等,久演不衰,已成为河南豫剧院三团的经典剧目,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围绕朴实的栓保、善良的银环、固执的银环妈,故事徐徐展开。
豫剧《朝阳沟》讲述了栓保和银环同窗三载,有了浓厚的感情。栓保是生长在农村的青年,忠厚朴实、心地善良,他决心响应党提出的青年学生要走向农业第一线,当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号召,回家参加农业生产。而银环从小生活在城市,缺乏劳动锻炼,她也想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但由于思想不坚定,下不了决心,加上她母亲的阻碍,因此犹豫徘徊。栓保和银环的两种思想展开了斗争。
经过栓保再三动员和同学们的帮助,再加上爱情关系,银环勉强跟栓保到朝阳沟参加劳动。但是,她经受不住劳动的考验,懊悔不该到农村来,想要回城去找工作。正巧这时她母亲来信说得了重病,要她回去,她便不听栓保和栓保娘的劝告,跑回城去。
路上,她碰到了朝阳沟党支书,支书对她进行了思想教育,并指出知识分子在农村的远大前途。听了支书的话,银环很感动,表示愿意留在农村。但当支书知道她母亲有病时,就劝她回家看望母亲。银环怀着对山区的留恋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并没有生病。原来她母亲是想用这个办法骗她回城里,这时,银环恍然大悟,坚决甩开母亲的拉扯,重返朝阳沟,立志在劳动中改造思想,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农村建设。
“这些人物洋溢着崭新的思想和新农民的精神风貌。”现场,有观众如此感叹。河南豫剧院三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河南省歌剧团。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新的豫剧艺术流派,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李双双》《朝阳沟》等近200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现代戏剧目。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包河区新冠疫苗接种 突破60.88万人 提前完成上半年第一针阶段性接种任务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包河区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5月25日,包河区新冠疫苗接种人数超过60.88万,在全市率先突破60万,顺利完成上...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