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聊起生活,陆忠静有些不善言辞,但一聊起技术,他就变得健谈起来。从车间里的普通学员做起,如今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部长,陆忠静在机械一线钻研了24年。从汽车零部件加工再到“跨行”电气设备研发、打破垄断斩获国家8项发明专利,对于陆忠静而言,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分内之事”。今年4月,陆忠静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5月25日上午,在包河区大圩镇的瑞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内,陆忠静正在为新的产品订单“打样”。“打样是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零部件诞生的背后,往往是数十个小时的琢磨、推翻、再优化,每一个参数都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做技术出身,陆忠静对数据有着老道的敏锐。
在校念书时,陆忠静就酷爱钻研,每逢有工厂需要实习学员,他就报名参与。陆忠静说,通过实践,自己总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1997年,陆忠静进厂工作,从车间学员做起,通过刻苦的自学、钻研,不仅实操能力有了进步,还掌握了机械加工多种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及程序的编制,尤其对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机器自动化程序与刀具配置编排,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极佳效果。
自陆忠静担任公司技术部长以来,公司为江汽集团公司、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产品年年被客户评为免检产品。2013年,陆忠静为了攻克江淮汽车一个精密零件的技术难关,和同事挑灯夜战绘图纸,摸索改进,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解决了技术难题。2014年初,该产品正式投产使用,每件产品节约材料2.1kg,仅此一项就使公司每年增加效益近90万元。
2019年初,陆忠静在一次技术交流中,发现城轨交通卫生间的污水排放装置经常发生堵塞、缠绕、清掏等问题。“当时国内用的这种排放装置都是国外进口的设备,不仅频出故障,维修成本也很高。”发现问题后,陆忠静深入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模拟技术,经过反复改进提升,应用流体固液分离技术与电子跟踪识别技术,研发出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不仅价格是进口设备的一半,维护保养频次从周或旬下降到季或半年,维护费用下降90%,还节约了能耗。
目前,陆忠静带头研发的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通过了国家级质量检测,并获得国家八项发明专利,被列入合肥轨道交通产品目录。自2019年1月份起,该装置在合肥、无锡、哈尔滨等全国多地投入使用。
“搞技术和做人是一个道理。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也是。我对我手中的每一个零部件负责,事事无愧于心。”陆忠静说,匠心就是良心,在研发中无论做出多大成绩,都只是“分内之事”。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7日(星期四)9:00至10:00,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同志携相关处室(部门)负责人,就“市政路桥建设”专题接听12...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