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废弃的岗亭被搬移、商业街区占道扩建被清理、老旧小区的棚屋被拆除……历经半年的“大拆违”,包河区的街头巷尾正悄然变新,一个个城市“疮疤”变身为一处处养眼风景。
5月25日,记者从包河区城管局获悉,自去年11月至今年5月19日,累计拆除2678处违法建设,拆除面积约为515436平方米,拆违治理成效显现,让拆违惠及城市发展,惠及人居环境改善。
广泛宣传 助力拆违工作“破冰”
自全市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包河区城管局携手各街镇大社区城管部(办)通过驻队律师、“一封信”、悬挂宣传条幅、挨户上门宣传等方式,对存在乱搭建的业主进行普法教育。
近日,在包河大道电气工程学院生活区,城管队员摸排了22处违章搭建,为顺利拆除,城管队员向其中涉及利益最大的违建业主发起“约谈”。该业主在一楼后院私自搭建了一房屋,整体为钢架、彩钢瓦、钢化玻璃混合结构,一直用来经营百货和快递,生意不错,因地处路边导致居民通行不畅。经过前期街居两级城管队员多次上门走访宣传,耐心劝导,当事人最终同意拆除。有了这一突破口,接下来的违建拆除就势如破竹,顺利完成拆违工作。
治理违法建设是一场攻坚战,只有群众思想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好化解层层困难和矛盾,助力拆违工作的“破冰”。
“多方位宣传,让违建者不想违不敢违,群众观念也正在转变,从拒绝到接受,从被动到主动,从误解到理解,很多违建已变成业主自拆,大大缩短了我们办案流程。”包河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
城管队员“驻点督办” 破解“城建难题”
拆除违法建设被称为“城建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和智慧。
针对违建较为严重的个别小区,包河区城管局采取城管部门进驻小区的方式,持续查处违法建设,效率大为提升。日前,包河城管接到举报,称方兴社区辖区内有一小区有多处违建,且偷偷施工势头愈演愈烈,为此城管部门立刻安排多名城管队员进入小区“驻点督办”。一方面切断违法建设源头,另一方面对存量违建进行拆除。
执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顺利推进拆违工作,包河区城管局采取“律师驻队”模式化解矛盾,让律师参与当事人协调,通过采用引导、协商和教育等方式进行释法说理,向当事人普及违建法律责任知识和风险。在律师的协调下,大多当事人选择自拆。
同时,包河城管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比如:滨湖城管办向辖区相关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发起“邀请”,组建一支“拆违联盟”,实行“物业+城管”联动管理模式,城管队员“一对一”包联物业部门,利用小区物业、城管共同监管的优势,做到小区物业及时“发现、报告”、城管部门“查证、处置”4个环节,让违法建设无所遁形。
拆后建管 惠及人居环境改善
在“拆”的同时,“建”也在同步。一直以来,包河城管始终坚持以拆促治、管建并举,把拆违工作与辖区规划建设、重点工程推进、民生工作等相结合,积极落实对违建拆除后的项目建设、土地平整等工作,及时跟进规划建设了一批游园、体育健身、绿化等公共配套设施。
在上海路与黄河路交口向西200米路北有一处违建,在被拆除原地建成了一所中学,预计今年9月开始招生;
在同济巷、姑娘巷等背街小巷内违法建设陆续被拆除,包河区将对其“梳妆打扮”,破旧的背街小巷将迎来新生;
9850平方米超期临建拆除用做临时物流园,后期待综合开发,1000平方米高铁沿线项目超期临建拆除用于沿线景观绿化……
随着“大拆违”工作向纵深推进,城区整体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形象持续提升,不仅美了小区,更赢了民心。
□李锡龙 毛娴静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近日,有市民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合肥市第二中学的体育场在进行改造,彻夜施工,机器施工产生的噪音让周边小...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