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贺卡,几句心里话,几首小诗,一篇小赋,一幅毛笔字……46中海恒分校年级部长黄保勇的办公室里,收藏着不少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浓浓心意”,其中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小礼物——按照他的形象捏制的泥人,这是学生家长为感谢黄保勇的悉心教诲亲手制作。小小的礼物,在黄保勇心中却有着重重的分量,时刻提醒他不忘教育初心: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教书育人。
回归原点把课堂“还给”孩子
黄保勇的课堂总是活力十足,孩子们小眼有神、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直动,在不断的头脑风暴、师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就上完了一堂课。如此灵动高效的课堂,源于黄保勇对课堂的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曾担任经开区兼职教研员多年,黄保勇对教学有自己的解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国情怀’已经写入每个人的血液基因中,而很多知识都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挖课程资源,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黄保勇看来,“家国情怀”的构建不能靠老师的单向灌输,更应出于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互动。平时,他要求每个孩子用心观察身边,用地理的眼光去解读国内的热点事件,比如结合“春运”理解中国的乡土地理和文化根脉。黄保勇还经常鼓励孩子们多出去走走,用脚步丈量祖国广阔的天地,让地理学习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他还一一记录下了孩子们去过的地方,等学到相关内容时让他们做小老师,提前备课、小组合作研讨、上台讲课。“角色互换”的效果比预想得还要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课热情。
顺应学校的“智慧教育”理念,黄保勇和其他学科老师重视学生的素养提升,开发了特色作业。
黄保勇结合“家国情怀”的教学理念,寒暑假让孩子们记录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以主人翁的心态了解和分析家乡发展的优势和短板,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为家乡建设献策。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丰富多样,有人关注环境治理、有人关注交通拥堵、有人关注内河污染……虽然稚嫩但饱含情深的特色作业成为海恒分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爱心和包容关心每个学生
“每个孩子的人生维度不同,作为教师应该正视并且积极面对,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能想当然地大水漫灌。”从教20多年,黄保勇最大的感受是“教育不仅仅是分数和考学”,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失去信心和兴趣之后,他决定开始改变。
“因材施教,分阶教学。”简简单单八个字,可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却是成倍增长的工作量:根据孩子接受能力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课后作业、习题巩固的内容也各有侧重;学生听不懂,就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讲解,不厌其烦;课上听不懂,就利用课间时间、放学之后义务辅导……从优质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辅导、家庭作业、考试检测等,黄保勇以一颗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全力以赴地设计、实施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只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黄保勇用爱和包容关心着所有学生。班长、组长、队长、桌长、凳长……班里有很多“长”,人人都有事做,不让一个孩子被忽视;挖掘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作业工整、团结同学、唱歌好听、踢球很棒、黑板擦得干净……哪怕再微小的长处,都会积极肯定学生,告诉他们“我知道你很棒”;将学生的生日记在心头,从不落空的生日祝福、小小礼物,带给孩子们满满的幸福……
他经常和学科老师一起深入学生家中家访,“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一次学校的班主任论坛里他如是说,孩子的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不一样,对于那些家庭教育有所缺失的孩子,他总是格外放在心头,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这些孩子到他的办公室往往不会“空手而归”,谈过话或者是面批作业之后,黄老师会顺手塞给孩子一个本子,或者一支笔,又或者是几颗奶糖,让孩子的心灵溢满阳光。
多路径的尝试,黄保勇逐渐发现孩子们的信心足了、学习有劲了。更为重要的是,班上同学关系愈发融洽,师生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了。不久前,黄保勇和学生闲聊时,略带遗憾地说自己只有一个孩子,不想遭到了集体“反驳”,“老师,谁说你只有一个孩子,你还有37个孩子啊!”一瞬间,黄保勇心头涌起浓浓的暖意,“值了,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专注与付出推动学科发展
身为海恒分校的年级部长,属于黄保勇的“标签”还有很多:经开区“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经开区骨干教师、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这些成绩,得益于黄保勇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和经开区搭建的成长平台。
海恒分校高度重视教研带动教学质量提升,经常将专家老师“请进来”开展培训、教学督导等,黄保勇抓住这些机会进行思想碰撞,将自己的课堂大门打开请人来“挑刺”。“三名工程”作为经开区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工程,采取网络研修+先发地区跟岗研修的模式,带领着首届60名培养对象到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的名校交流学习,黄保勇次次不漏地参加,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
在自身提升的同时,黄保勇还带领着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学校开展“青蓝结对”工程,黄保勇担任师傅,通过“传、帮、带”,无私分享教学经验和最新收获;将“磨课”纳入年级段教研工作中,不定期的开门听课、专家点评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提升;立足校级课题研究,带领年轻教师将教科研相结合,在每一次思索和实践中强化专业能力。
辛苦付出换来丰硕回报:他所授班级的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程评选,他代表学校参加荣获一等奖;数次在年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级……“与其说个人优秀,不如说集体奋进,在四十六中海恒分校、在经开区,有无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继续本着教育初心,托起孩子的成长。”黄保勇老师如是说。
王宏 杨小龙 王靓 陈旺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合肥市将购买10800个公益性岗位,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托底。据了解,各县(市)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