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多年来,市级产业政策坚持普惠化、功能性方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始终‘一视同仁’,享受市级产业政策的九成企业是民营企业,工业政策七成资金量投向民营企业。”陈华东介绍。
为打破企业成长“天花板”,合肥市建立了企业成长梯次培育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按照“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人才培训、技术对接和对标诊断等多层次全方位服务。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培育市“专精特新”企业875户、省“专精特新”企业456户、冠军企业16户,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户,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构建服务平台让企业得实惠
为给企业做好服务,合肥市建设完成小微企业“1+13+X”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与12个县(市)区窗口平台和10家行业技术专业化平台的互联互通。“目前,核心枢纽平台已聚集服务机构1000余家,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12000家次,发布服务信息超14500条。”陈华东介绍。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效加强政银企对接,合肥市每年向在肥金融和担保机构集中推介有融资需求的优质小微工业企业,近年来,共推介5200余户次企业,涉及融资需求约550亿元。
此外,合肥市还深入实施“小微工业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几年间共兑现1150户次小微工业企业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约3.1亿元,产生流动资金贷款约260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经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自2021年5月28日起,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地址将由曙光路1号搬迁至芜湖路246号,原办公场所...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