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向来易成谈资,又总与产地挂钩,三河米饺便是。不知何时,说三河绕不开米饺,说米饺必沾上三河,米饺俨然成了三河招牌,三河也默默地宣传着米饺。
合肥离三河不远,自古以三河为后院,常年杂食流行,自然少不了三河吃食,米饺首当其冲。合肥街巷餐馆多,打着三河名头的都不乏米饺。有的赫然印于菜单,由服务员主推,有的将样品盛在大堂,与菜肴一齐亮相,每遇此时,食客往往不假思索就先点了米饺。至于罍街、簠街、半边街、天街、后街,一干美食街更不必说,哪怕名不见经传的菜场小巷,凡有小吃摊点,便不难觅米饺身影,虽不及烤肠、臭豆腐诱人,却也在低调招客。这时倘若三两朋友闲逛,不必商量,直接就冲米饺下手了,接下来边吃边聊,话题就绕到了三河。
三河米饺受青睐并非偶然,原料齐,营养全,口味佳,口感好,价格低,方便吃,不愁没市场。小小米饺,从籼米面粉到五花猪肉、豆腐干、鲜河虾、淀粉、葱末、姜末一样不能少,还要配酱油、精盐、味精、猪油、菜籽油各色佐料。制作过程相当精细,切、和、拌、炒、揉、捏、炸,道道都不能马虎。面粉与火候是关键,面粉过细,绵软少筋道,过粗,糙硬乏味;而火候不到,绵而不脆,超过火候,焦糊易碎。只有面粉火候都恰到好处,才是上品,这常常是老字号秘而不宣的拿手戏。从这点看,米饺远比北方水饺娇贵麻烦,当然,麻烦的结果是色香味俱全,口感酥脆,既能填肚子,又满口生香,自然也就诱惑食客了。
在合肥,只有大餐将尽时,米饺方登场,通常一人一只,吃得文雅,点到为止。而在三河却是另一番景象。三河原住民对米饺习以为常,不会太拿它说事。外来客则不同,难得一尝,于是不分场合时辰,想吃就吃,不计数量,吃相五花八门。有在茶楼品茗闲吃的,有在餐馆借米饺豪饮的,更有在石板小巷边吃边逛,拿米饺当零食的。甚或还有买米饺送人的,我在望月阁下的老店就见过网销外卖的,包装的精致不亚于三河古镇的任何土特产品。
其实不单三河,皖中平原主食稻米,多地不乏米饺,我儿时在故乡无为就多次吃过,味道口感与三河米饺近似。只是三河米饺名声更响,究其原因,有说英王陈玉成的,米饺曾被三河人招待太平军将士,因而闻名;也有说水故事的,史载三河曾“万艘可藏”,古有“买不完的三河”一说,商贾云集,带动米饺畅销;还有说是因了三河人注重吃喝;或许都有理,而我宁愿相信与三河人性格品性分不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饮食。
几年前,我曾别处偶见一家米饺店,店面逼仄,广告牌却十分抢眼,“钓鱼岛是中国的,米饺是三河的”,哈哈,三河人真行!也许正是这种特质,三河人才成为三河人,才有了别样的文化和饮食,也就难怪同是米饺,三河米饺更具风味和魅力,也能走得更远。
□夏业柱
新闻推荐
浸润童心 陪伴成长 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参加庐阳区“读绘本 讲故事”比赛
一篇美好的故事,是一份精神食粮。为了迎接合肥市幼儿园教师“读绘本讲故事”活动,庐阳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区级选拔赛。...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