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经济开发区121户安置居民喜领山湖苑小区二期复建点新房钥匙记者 苏玲 摄
合肥市阳光小学的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训练记者 苏玲 摄
庐阳区杏花村街道金都社区文体团队在表演节目记者 郭如琦 摄
位于巢湖岸边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多年来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就业保障有力,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普惠,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以来,合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追求和动力源泉。
“十四五”期间,合肥将建设美好生活新天地,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本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迈进,在人民美好生活的亮丽画卷上用心描绘,为城市发展增添温暖底色。
劳有厚得 铸造就业“热土”
郭金明是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2020年3月,他以见习生身份来到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设备技术员,负责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通过几个月的见习,我学习了许多书本外的知识,为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郭金明表示。
“十三五”以来,合肥持续推进“见习计划”。为支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合肥市将就业见习对象扩大至毕业前6个月高校毕业生,在企业见习满3个月后,毕业生可以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员工。
“见习计划”是合肥坚决贯彻“六稳”“六保”部署,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缩影。为了确保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合肥建立健全“1+X”工作机制,建立就业形势动态监测机制,精准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4.3万个,托底安置近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02万人实现就业;开发2.12万个就业见习岗位,补贴见习人员1.1万人。
此外,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高校毕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创业孵化基地……这一系列的措施,换来的是合肥就业形势的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累计实现新增就业超过110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
“十四五”期间,合肥将推进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行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
学在合肥 培育健康“幼苗”
“十三五”期间,是合肥市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时期。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全口径统计超1000亿元,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各类教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学校2200所(含普通高校54所、中职学校52所、普通高中100所、初中240所、小学481所、幼儿园1266所、特教学校6所、国防学校1所)。
其中,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6所,新增学位9万个,新增公办园354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园226所,消除无证园296个。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51%和84%,较2015年分别提高32%和33%。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名园+”办园模式,175所幼儿园通过了合肥市特一类和合肥市一类幼儿园评估验收。
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28万个。开展6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26.6%。建立159个义务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93.3%。在校生数由67万人增长至83.8万人,增长率达25.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8.56%增长至107.43%。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集团化发展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6.4万人,比“十三五”初增加1.1万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6.25%,比“十三五”初增加14个百分点。
……
一笔笔投入落实,一个个项目落地,合肥的教育水平在提升,教育条件在改善,教育公平也有了生长的土壤。
据市教育局介绍,在教育经费投入中,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共投入39.93亿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项目,369.33万人次学生受益。制定《合肥市城市学前教育、中小学布局规划修编(2016-2025年)》,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资金达73.28亿元,“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靓的风景是校园”正逐渐成为合肥人民的共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五”时期,发展教育仍将是重中之重。其间,合肥将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提升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倍增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广区域教育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在肥办学,构建与人口规模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打造“学在合肥”品牌。
老有颐养 展现最美“夕阳”
近日,70岁的程克珍老人如往常一样来到瑶海区七里站街道东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做膝关节红外线理疗。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来这里还能和邻居们聊天、做康复理疗,程克珍老人表示她的晚年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
“全面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是‘十三五’以来合肥市为进一步增强老年人获得感的切实举措。”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胡越表示,通过颁布地方法规《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即为“1”),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合肥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年)行动计划》等3个政府性文件(即为“3”)和若干部门文件(即为“X”),构建“1+3+X”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进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人可实现“家门口”养老。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还统筹推进智慧养老机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优势,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紧急救援、餐饮、家政等服务。
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已有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示范企业4家、示范街道3个、示范产品7个、示范信息服务系统6个;省级智慧养老机构9家、省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8家。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其间,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98%以上,常住人口千人病床数、千人医生数分别增长42%、4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十四五”期间,合肥将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分类发展居家型、医养型、护养型、疗养型、结伴互助型等养老服务,推行城企联动的养老机构社会化建设运营模式,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合肥还将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特色医技科室,建设群众信任的优质品牌医院。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深化“智医助理”等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应用,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普惠、优质便捷。
文体开花 “点缀”幸福城市
投资3亿多元,建成110多个城市阅读空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形成引领优势;推出《走进科学岛》《书香家园》《养人的地方》等14首反映合肥“五大发展”新成就的新歌;投入9500万元,支持17个旅游扶贫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合肥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合肥相继举办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比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一带一路”国际舞蹈大会等一批国际化、全国性的文化活动。这既提升了合肥文化整体层次和对外影响力,又引领提升了基层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全市性文化活动也精彩纷呈,推出了“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新年音乐会、新春文化庙会、“幸福家园”社区广场文化周、全民文化活动季、“双文广场”交响音乐会、“戏曲进校园”、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春购物节等一批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体育活动也同样精彩纷呈。环城健身带、蜀峰湾体育公园、天鹅湖健身广场、杏花公园、庐州公园、市民篮球公园……5年来,合肥累计投入资金2.15亿元,建成了4个体育特色小镇、13个体育公园、653个全民健身苑、65个笼式多功能健身场、35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00个街道(社区)体育俱乐部、24个三人制篮球场、20个扶贫工程、135块足球场地(含5人制、7人制和11人制)以及1000个示范晨晚练点,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和多样化健身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十三五”期间,合肥举办了7届合肥国际马拉松赛、8届中日韩三国围棋赛、13届环巢湖自行车公开赛、6届国际骑游大会,2019年合肥市还成功申办了2023年全国智力运动会。这些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体育爱好者来肥参赛,成为合肥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此外,合肥还举办各类市级以上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350多项次,参与活动人数160多万人次,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近1000项次,活动覆盖人群超500万人。
“十四五”期间,合肥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主体化、持续化发展,建成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大力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库,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
合肥还将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信念从未改变,绘就更加美好民生图景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合肥的民生保障脚步将更增力度,发展更显深度,幸福更添温度。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天鹅湖首批人工孵化的黑天鹅宝宝出生啦 合肥市民有望在春天一睹它们湖面起舞
本报讯还记得天鹅湖那批即将出生的黑天鹅宝宝吗?去年12月1日,本报报道了天鹅湖10颗黑天鹅蛋首次进行人工孵化的消息,近...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