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五次参与普查 见证时代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2020-12-12 06:22   https://www.yybnet.net/

“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员,今天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登记的最后一天,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您配合核实一下……”12月10日一大早,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70岁的人口普查指导员沈凤英就来回穿梭在居民家中,为人口普查登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沈凤英是同安街道周谷堆社区张一组的居民,也是一位连续五次参加过人口普查工作的老党员。每次人口普查,即使工作再忙,她都主动要求参与。从当年的临时帮手到如今的人口普查老兵,沈凤英亲身感受到合肥小康生活路上的巨大变迁。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就参与了。”当时的沈凤英才嫁到合肥不久,因为是村里小队长,就被选中参与普查工作。那时没经验,也没有补贴,却不影响工作热情。“上世纪80年代的周谷堆到处是农田菜地,村民住的是低矮瓦房,和现在的繁华完全两个模样。”她回忆说,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村里基本都是本地人,当时还都是土坯房,很少有砖瓦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村民住房朝平房升级,屋内有了简单装修,衣柜、沙发、电视机开始配备。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村民都住上了二层楼房。如今除了少数城中村,多数人都住进了小区,人均居住面积也翻了几番。

“以前我们和儿子挤在城中村,房屋又破又暗,孙子连个学习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沈凤英的家里早已今非昔比,儿子和媳妇在外购置了套房,她和老伴则在村里自建的小区享受退休生活。40年来,很多普查对象都像沈凤英一样,住得越来越宽敞,家里装修越来越漂亮。

说起人口普查方式的变革,沈凤英记忆犹新。“一开始什么条件都没有,工作就靠两只手。每次上门都带着一个袋子,装着人口底册、普查表、笔记本等。”2000年时用上了电脑,后来大家都有了手机,PAD设备也有了,科技装备渐渐多起来。2010年第六次普查,上门可以电话、QQ预约,不方便见面的还能手机核实。

相较过去,今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最大的变化就是智能便捷化。普查员入户登记只需要通过手机里的小程序,就能完成登记和核查。沈凤英还特意演示了使用小程序采集信息的过程。“原来用纸质表格登记,出错很难发现。现在通过手机提交登记信息,后台立即就能审核。”得益于科技的助力,沈凤英和助手夏银新今年完成了3个普查小区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相当于往届两倍的任务量。

历经五次人口普查,还有一点让沈凤英感受明显,那就是人口的流动。沈凤英说,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村里都是本地人,大部分村民都种地卖菜。少数人做点生意,基本上离土不离乡。让她感觉明显变化的是1990年第四次普查,村里经商的增多了,普查群体逐渐复杂化。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辖区各种市场兴起,外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沈凤英总结说,如今的周谷堆地处商业区,既有商业楼盘,也有自建房,还有大量企事业单位。户籍人口有8000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普查对象增加了,居住情况也更多样化了。普查员偶尔还会遇到外国人,聊起工作和生活,他们都大赞合肥开放包容、宜业宜居。

畅想第八次普查,古稀之年的沈凤英说,如果到时身子骨还允许,她还想当一次“活地图”,继续见证时代的伟大变迁。

新闻推荐

园林年卡下周办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林园局获悉,2021年合肥通·园林年卡将于12月15日开始发行。市民持电子实体卡可刷卡游览合肥多家公...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五次参与普查 见证时代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