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群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规范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着力解决产业人才住房问题,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城市品质聚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主动破局、改善民生,统筹规划、持续推进,探索推进“以小换大、以旧换新和以危转安”方式,解决棚户区脏乱差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截至2020年8月底,全区相继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12个、23482套,总建筑面积359.5万平方米。其中,竣工分配项目7个、12584套,建筑面积163.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项目1个、2616套,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在建项目4个、8282套,建筑面积150.9万平方米。大幅改善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老城区市政设施和教育资源等配套相对滞后的症结,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在省住建厅和市房产局的有力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新站高新区首个住宅产业化棚户区改造项目——磨店家园一期,获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高度评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全市先进单位称号。
“十四五”期间,新站高新区计划实施城市周边棚户区改造25880户,拆迁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6个、28000套,总建筑面积约249万平方米。在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上,探索采用“安置房开发建设”新模式,由知名品牌房企参与代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
突出资金保障 规范发展公租房 扩大保障范围
自2010年以来,新站高新区陆续投入资金约26.9亿元,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352套,其中,政府投资建设11337套,企业投资建设9015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约50.6万元,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近2万人,基本实现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并举的保障方式,实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全覆盖;2019年起,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纳入公租房货币化补贴保障范围,实行以货币保障为主、实物保障为辅的方式,鼓励其通过市场租赁解决住房问题。
根据省住建厅和市房产局工作部署,对公交、环卫、青年教师和青年医生群体,通过新改建教师公寓、人才公寓,集中定向配租等方式,实施精准保障。积极落实并开展住建部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工作试点,提高后期运营管理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能力。
充分调研人才住房需求 着力解决产业人才住房问题
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通过拓宽宣传渠道、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搭建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产业人才供需交流平台,了解各类产业人才实际住房需求,对辖区企事业单位人才实施精准保障。在严格执行国家限购政策的前提下,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产业人才购买商品房都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让产业人才实现从想购房到能购房的转变。为引进并留住人才,鼓励人才来合肥就业创业,由中建开元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开元公馆项目指定人才住房213套,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定向销售给管委会认定的专业技术人才。截至2020年8月底,已销售指定人才住房56套,销售房屋面积6248.6平方米,各类人才购房环比增长了15%。
新站高新区加大新落户人才租房补贴发放力度。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发放新落户人才租房补贴776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372人、本科313人、专科78人,发放人才租房补贴42批次,6860人次,659.2万元,有效缓解了辖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住房压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合肥新站高新区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关注民生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安居乐业。优化了营商环境,用更多的“没想到”服务企业,服务百姓。点燃了人才团队的热情,助力全区企业创新发展。
新闻推荐
星报讯为了解决辖区居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11月11日下午,合肥市蜀山...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