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合肥市做好“四篇文章” 圆百姓安居梦

来源:合肥日报 2020-09-24 05:02   https://www.yybnet.net/

敞亮舒适的公租房让困难家庭乐有所居;房屋渗水、楼道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加装电梯顺利运行,老旧小区居民也住上了电梯房;房屋租赁市场乱象“标本兼治”……一项项工作抓实抓细,让惠及民生的举措“落地开花”,圆了百姓安居梦。

安居是最大的民生,有所居才能保证市民幸福生活。在实现“安居梦”的过程中,合肥打出“保障性安居工程”这张王牌。

数字彰显安居保障的幸福与温度。2008年以来,合肥市陆续投资建设公租房11.93万套,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6000余万元,公租房保障40万户家庭。2010年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政策以来,申报列入国家棚改计划项目281个、29.02万套,已竣工分配196个。2020年,全市计划新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5340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住房16865套。截至8月底,全市新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4685套,完成率97.42%;全市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1565套,完成率127.87%,超额完成年度基本建成任务。

做好制度文章 形成安居工程建设合力

住房保障,关系民生福祉。合肥市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始终积极探索,构建住房保障长效机制,实现了“加速跑”。

先后出台《合肥市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合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合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做到“工作开展,制度先行”。

为建立健全合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机制体制,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起草了《合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在2023年前,实现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后期管理的全覆盖。

建立考核推进机制。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考核办法,量化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民生工程绩效考评;建立“住房保障工作例会”“住房保障工作月报” “月调度、月通报、不定期巡查”等制度,全过程跟踪、指导、协调、服务。

建立督查问责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进展缓慢事项进行跟踪督查问效,联合市效能、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部门,结合纠风整治、效能建设、综合整治等,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联合督查,形成联动共推的工作局面。

做好政策文章 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如何让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和资金落到实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的重点也是难点。

思想高度决定工作力度。近年来,合肥市始终坚持把政策的砝码加在保障房这端,多方筹措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单列土地指标、减免税收……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落实资金保障。通过从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财政预算、投融资等多种渠道筹措住房保障专项建设资金。2010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建设补助资金63.43亿元,信贷资金152亿元。

单列土地指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在全市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实行单列,每年安排用地规模约3000亩。对企业自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采取出让和划拨相结合的方式供应;开发区管委会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应。

设立奖补资金。采取政府投资与企业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市级财政在中央和省专项资金补助基础上,每平方米补足至1000元。根据年终绩效考评情况,合理调整奖补资金标准及额度。

落实税费减免。所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运营管理方面予以税费政策支持,对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

做好开拓文章 精准覆盖住房保障群体

率先推行“两房并轨、梯度补贴、差别租金和分类保障”的合肥模式;在城镇户籍家庭优先实物配租保障前提下,率先将新市民纳入保障范围;再次将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2019年以来,全市保障群体不断扩大,住房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民生安居再上新台阶。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行组织建设3.91万套(含四县一市)公共租赁住房;结合产城一体,鼓励各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4.8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市县(市)财政陆续投资65.73亿元,建设侧重向户籍家庭供应的保障房3.13万套。同时,按照大建设模式,推进保障房建设,改善部分居民居住条件。

今年6月22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合肥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通知》,合肥市坚持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进一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和货币化保障力度。结合房源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低保、低收入城镇户籍家庭,以提供实物配租为主;为解决“新市民”阶段性住房困难,对符合条件的其他家庭以及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

此外,根据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要求,对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和享受国家定期抚恤标准的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等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定向配租或优先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通过不断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降低准入门槛,提升精准保障水平,在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基础上,助力更多市民实现了安居梦。

做好试点文章 提升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房子是租来的,生活却不是。”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12个城市之一,合肥在交易服务监管平台上线、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租赁用地供应等方面稳扎稳打。为了让市民享受到安居生活,合肥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公租房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根据“三审两公示”准入审核程序,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核程序优化整合,创造性建立“民主评议、申请承诺、一次性告知和诚信惩戒”等制度,通过召开民主评议、摇号分配全公示和黑名单等制度,让群众全程参与,充分监督审核准入分配工作,严格把关准入审核。

坚持“公开摇号、顺序选房”,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主持摇号;邀请市纪检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到达现场,监督摇号分配;同时,采取电视全程直播,摇号结果当场公证宣布,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安居生活中,“管家”的角色尤为重要。

自2009年,合肥市率先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对保障房小区实行市场化管理服务;2019年,合肥市被住建部确定为首批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城市,将市级投资建设的5个、55万平方米、8775套公共租赁住房首批纳入试点;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经常性开展社群文化活动,创新推出“菜单式”便捷服务,在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筹建“爱心商店”“社区小课堂”等,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和推行年度审核、定期回访、动态管理、不定期巡查、举报投诉等制度,强化租赁合同管理;积极推广运用信息化手段,试点推行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小区进出智慧型管理;拓宽申请、维修、退出等日常管理渠道,开发智能管理APP,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益……

合肥,正积极开展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一系列探索实践,推动小区治理由原先单一的物业管理模式向社会综合治理大范畴迈进,为安居护航。

新闻推荐

创意涂鸦让石球“靓”起来

给石球披上文明外套。本报讯垃圾分类、厉行节约、文明养犬……一句句充满正能量的公益话语,以一幅幅温馨而有力量...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市做好“四篇文章” 圆百姓安居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