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摊贩售卖的葡萄。
本报讯 大圩葡萄品牌维护小分队已经组建半个多月了,这半个月里,大家工作生活之余,也在为大圩葡萄品牌维护贡献力量,根据大家的指引,记者先后来到了多家商超、十几个小摊贩,在马岗集贸市场的一个流动摊贩坦言,售卖“李鬼葡萄”实属无奈,“今后一定诚信经营。”
摊贩:今后一定诚信经营
8月22日起,根据队员们提供的线索和定位,除了正规商超外,记者将视角挪到了流动小摊贩,半个月里,探访了十多个流动摊点,有的摊贩坚持自己卖的是大圩葡萄,也有一些摊贩表示,挂羊头卖狗肉,是因为大圩葡萄深入人心,老百姓只认大圩葡萄,“拉过来的葡萄不卖掉,都是损失。”
9月1日下午,记者在马岗集贸市场发现了一个销售葡萄的流动摊贩,每经过一个人,摊贩都会轻声喊道:“大圩葡萄,便宜了,10块钱3斤,买点回去尝尝。”听到价格便宜,有的市民也会停下脚步,尝一尝,然后买上10块钱的。
经过多次沟通后,摊主张师傅终于承认自己是借着“大圩葡萄”品牌销售从批发市场批发的葡萄,“以前都是打零工,今年行情不好,一直没找到工作,我看有人水果卖得不错,就批发了点葡萄来卖。”令张师傅意想不到的是,大家一听葡萄不是大圩的,“买的人就不多了。”无奈之下,考虑到葡萄不能长期保鲜,张师傅只能硬着头皮说是“大圩葡萄”,“其实,我这个葡萄也还好。”在记者的劝说下,张师傅表示,自己一定诚信经营,不再销售“李鬼葡萄”。
市民:希望“大圩葡萄”成合肥名片
“味道还行,但是感觉不是很正宗。”9月6日晚,在包河大道与延安路交口一个流动摊贩处购买了几斤葡萄后,市民徐女士正准备回家,因为不知道如何判断到底是不是大圩葡萄,徐女士坦言都是尝一尝,“5块钱一斤,我感觉应该不是正宗的,口感一般。”徐女士表示,因为居住的地方距离大圩镇较近,“我们前几天去现场采摘过,葡萄口感比这个好很多。”
对于部分流动摊贩借着“大圩葡萄”品牌效应销售自己的“李鬼葡萄”的行为,徐女士觉得,大可不必,“虽然我首选大圩葡萄,但是如果葡萄确实口感还可以,价格合适,我也会买的。”
作为合肥人,徐女士对大圩葡萄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它越来越好,成为我们合肥市夏季招待外地来宾的必备水果,成为‘合肥名片’。”
晨报记者 夏海霞/文 卓旻/摄
新闻推荐
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 打通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公共实训中心航拍图暑假期间,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仍忙碌如常,组织培训、教师学习、项目施工,提升教师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