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的毛病急不得,你先贴上膏药,适度活动,等疫情结束后再去医院。”3月14日,合肥市蜀山区学林轩社区居民王琳,在家中等来了为她上门看腰椎间盘突出的医生。
王琳是计生特扶对象,平日独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林轩社区工作人员袁阿喜定期与其联系,询问生活状况和需要解决的困难。3月12日,袁阿喜得知王琳腰部不适,次日即上门看望,并带上了大米、口罩、消毒液等生活必需品。随后,袁阿喜又联系了附近一家医院的医生,上门为王琳检查、治疗。
疫情给群众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低保家庭、残疾人、计生特扶对象等困难群体此时尤需更多关照。这段时间,民政等有关部门及街道、社区采取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现实问题,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无忧。
防护用品紧缺,是前段时间人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困难群众缺少互联网购物经验,靠自身获取防护用品的能力更加欠缺。对此,省民政厅要求,因时因事制宜,适时发放救助物资。针对疫情需求,必要时可采取发放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方式实施救助,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病毒防范。
学林轩社区名门首府小区居民韩大姐是低保户,丈夫去年因病去世,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不易。疫情发生之初,韩大姐家中既没有消毒液,也没有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如果我再生病,两个孩子可怎么办?”韩大姐十分焦急,打电话向社区工作人员葛浴蜀求助。葛浴蜀立即送去急需的防护用品,并耐心安慰韩大姐。
一些老年或患病居民行动不便,帮助他们采购生活用品并送货上门,成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退役老兵赵海居住在学林轩社区恒大华府小区,由于身体不好,平时较少出门活动。“家里还有新鲜蔬菜吗?有需要买的东西,您跟我说一声。”这段时间,葛浴蜀多次通过微信和赵海联系,帮助赵海购买蔬菜、面粉等生活物资。
不仅送物资上门,也送服务上门。“以前,困难群众申请低保,要到社区提交材料。疫情发生后,社区改变服务方式,实行上门服务。”学林轩社区党委书记范贤兵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对需要申请低保的群众,先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告知应准备的材料,预约时间上门取件。对仅需复印件的材料,工作人员拍照后回社区打印,免去了群众跑腿的麻烦。
“为低保户上门办手续,是这段时间全省各地的普遍做法。”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濮宜平介绍,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困难群众办理低保,安徽省全面优化简化救助审批环节和程序。对已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对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供养,将社会救助审批权全面下放至乡镇、街道;对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低保金;对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供养,全面推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作用,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濮宜平表示。
据濮宜平介绍,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省民政厅在社会救助方面出台7项举措,包括放宽临时救助户籍地申请限制,实行直接救助与先行救助相结合,全面优化简化救助审批环节和程序,实行散居特困供养人员临时探访报告机制,因时因事制宜适时发放救助物资,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做好信息采集和重大事项报告等。
以临时救助为例,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非户籍地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由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或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可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对其他生活困难患者,指导乡镇(街道)全面及时启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对因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造成重大生活困难的,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
新闻推荐
引入教师“退出机制”年度考核不合格将调整岗位 合肥今年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本报讯全面实施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制度,盘活教师资源;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可倾斜政策,引导教师在城乡合理流动;完善教师“退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