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林/绘
突发疫情 导致情绪失控
疫情发生后,单位推迟了岗位竞聘,这让报名参加竞聘的合肥市民李女士(化名)深感焦虑,一度出现失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向心理专家求助。而如今,李女士已重返工作岗位,并成功竞聘开始了新的工作,走出了心理困境。
“对于深感焦虑的人来说,你劝导他们不要焦虑,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否定。”接到李女士的求助电话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燕通过倾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李女士拥有博士学历,事业心强,对此次岗位竞聘特别重视。因为疫情,节后上班时间、原本确定好的岗位竞聘时间都被推迟,何时竞聘没有一个确定的消息。而之前,一些同事曾议论过的“人员内定”“竞聘就是走形式”等,也让她感到一定的压力。
陈燕分析,如果没有疫情,或者岗位竞聘没有被推迟,李女士因为职场变动产生的心理压力可能很快就被释放了。但是,疫情期间,人们对病毒感染本身就感到焦虑,加上对竞聘的过度担忧和家人的不理解,导致李女士负面情绪积压。
“疫情和岗位竞聘外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把身体调整好,增强免疫力,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这些问题。”心理专家通过心理疏导和催眠,帮助李女士缓解压力,消除了失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
这次经历,让李女士突然理解了女儿的考试焦虑。“女儿每次考试前都感到焦虑,怕考不好,我过去总觉得这种焦虑毫无必要,但今后,我会去抱抱她,更好地陪伴她、安慰她,给她支持鼓励。”接受心理专家的电话回访时,李女士说。
“对病毒感染的担忧和被打乱的工作生活节奏,可能会让人不同程度地产生恐慌、焦虑、消沉、孤独等心理问题。”陈燕告诉记者,不仅是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人员和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人员等需要特别的心理关爱,普通人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应急干预缓解心理危机
面对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各地纷纷整合资源,通过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等方式,向公众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服务。
口罩买不到怎么办?复工会不会增加感染机率?家里的“熊孩子”管不好怎么办?脾气越来越暴躁怎么办?在合肥市,妇联组织牵头组建疫情防控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队,服务妇女、家庭和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看着儿子就想把他踹死,我准备带儿子一起去死,活着太没意思了。”2月初,一名有抑郁症病史的妈妈打来求助电话。心理咨询师万娇燕接听热线后,了解到这位妈妈与丈夫长期分居,既要干好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教育孩子,非常吃力。疫情发生后,丈夫虽然留在家中,但是并没有如她预期的那样,对她给予体贴关爱,分担家务和育儿压力。原本心理压力就比较大的她,因为对疫情的恐慌和对家人的失望,一时间情绪失控,萌发轻生念头。
万娇燕介绍,遇到心理问题后,一些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主动放松心情,化解负面情绪;也有人因为心理脆弱、过度关注健康等种种原因,出现应激反应,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孩子真的教育不好,必须去死吗?”“丈夫真的一无是处,不可理喻吗?”“活着真的没有意义吗?”万娇燕和她的团队从改变心理认知开始,对这位妈妈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定期心理治疗,同时对接医疗机构,帮助她采购药品。一个多月过去,这位妈妈已经渐渐找回平和心态,小家庭也恢复了平静。
“晚上10点49分,我还没有回家,跟老公吵架了。他说我在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太危险,叫我不要再做了。”心理专家在主动致电一名社区女干部时,听到了她脱口而出的委屈,立即给予她心理援助。她的丈夫也非常担心她,一直在寻找她。
“和心理专家通过电话,心里舒服多了。我老公也是关心我,一时情急才吵了架。”第二天,这位社区女干部调整好心态,又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
长期呵护培育健康心态
“尽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对公众开放,我们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团队随时准备为公众服务,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遇到心理问题主动拔打求助热线的人并不多。”心理专家表示,对公众心理问题应当从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的应急干预,逐步走向常态化介入,提供持续性的心理援助。
“心理健康不仅要靠个人力量来维护,还要依靠社会支持。”陈燕建议,相关部门和工会组织能够将“心理体检”纳入职工体检范畴,及时发现、有效化解职工的心理问题。同时,开展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宣传和心理援助工作,提升公众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促进他们主动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
为了扩大心理咨询服务面,陈燕和她的团队在接听求助热线之余,主动服务身边人,联系自己认识的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新闻记者等,开展心理援助。他们发现,包括医护人员在内,很多人并不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有的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了失眠、情绪失控等症状,甚至频繁与家人发生矛盾冲突,也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我们要学会‘自我体检’,及时发现并抵制不良情绪,学会自我疏导,建立积极心态。”心理咨询师万娇燕从个体角度,提出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议。针对此次疫情造成的心理问题,万娇燕建议公众只看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避免受到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可以在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画画、做手工,增进亲子关系,保持快乐心情。
此外,公众还可以上网搜索公益心理课程,多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跟着做一些自我关爱练习,学会如何“看护我的情绪,接纳我的情绪,关爱我的情绪”。
“当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心理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寻找社会支持。”马娇燕说,可以求助心理咨询专业机构,也可以向亲朋好友“吐槽”求助,“一个人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遇到事情可以随时向信得过的亲朋好友说一说,一般的不良情绪也就随之被冲淡了。”
新闻推荐
星报讯社区是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涌现出很多的好人好事,家住合肥市包河苑的黄瑞就是其中的一位。疫...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