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华 通讯员李长龙)仅仅1个公章,一切有序复工。2月20日,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开始进行出口件的生产。此前1天,公司刚刚提出复工申请。十几个小时之后,他们便收到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的盖章确认。
“我们实行‘一单一人一章’制度,尽量简化手续。”负责联络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的合肥经开区第21包保小组成员沈长勇介绍,2月19日,日立建机提出复产复工申请,他们当天下午进驻现场进行查验审核,确定该公司在物资、消毒、就餐及隔离应对等方面符合要求,达到复产复工条件。“当天晚上,我们由包保小组负责人在备案表上签字确认,交由区经贸发展局盖章完成备案。”
合肥经开区是“安徽工业第一区”,也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桑林兵说,复工前,该区对企业复工实行严格报备制。面对全区5.4万多市场主体和25万产业工人复产复工,该区提出“三查三不准”和“四个到位”的复工“门槛”。即查疫情重点区域员工,不准返厂复工;查体温,不准发热员工上岗;查防控措施,未经审核不准复工。同时,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必须“四个到位”。
“标准很严,但过程并不复杂。”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胡文亮告诉记者,从企业提出复工申请到正式复工,用时不到1天。在企业抗疫情、保生产的双重压力下,合肥经开区此举正是为了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轻负担,赢得时间。
据了解,早在2月2日,合肥经开区就在安徽省率先启动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其中,针对全区569家规模以上企业,该区确定由主要领导挂帅,实行管委会领导包保、部门负责,56个小组下企业,跟踪指导企业落实防控措施。
“56个包保小组除了做好企业复工前的报备工作,同时对复工后的企业逐户督查督办,帮助企业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指导企业做好日常消毒等防控措施。”桑林兵说。
为了给企业保驾护航,合肥经开区56个防控包保小组同时承担“服务小组”的责任,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复工过程面临的用工难、防控物资难、配套难、物流难的“四难”问题。同时,针对区内企业的特点,合肥经开区制定出台了《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发展13条措施》,拿出1.5亿元资金,从用工、融资、房租减免等方面精准对各类企业进行补贴、扶持。
截至2月20日,这个区已累计复工企业10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0%,人员到岗率约56%,产能恢复到6成左右。
新闻推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一些市民的“心理拐点”已迫不及待地到来,心理上开始放松。24日上午,合肥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