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陶伟 文/摄) 疫情之下,合肥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对于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共有89栋楼的合肥西园新村,合肥市最大的老旧小区,一夜时间封闭15个出口,实现33年来首次封闭式管理。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来到该小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小区现状
总共16个进出口封闭了15个
西园新村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合肥市最大的老旧小区。作为一个开放式管理了近33年的老旧小区,居民众多,人员流动性强,小区出入口多,给防疫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据了解,西园新村小区一共89栋楼,目前住着3893户居民,居民人数超过1.2万人,小区四通八达,共有进出口16个,光是龙河路上大小进出口就有七八个。
为了防控疫情,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第7号公告,要求对全部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对辖区街道、社居委和物业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规定要封闭式管理,那我们就一定要做到。”辖区蜀山区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称,从2月5日公告发布后,他们就立即行动,第一步就是要封闭16个进出口中的15个。
连夜封闭
紧急采购钢丝网连夜施工
西园新村紧邻龙河路,与安徽大学龙河路校区隔路相望。龙河路是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在安大北门对面,西园新村就有一个出入口,这里曾经聚集大量小吃摊,吸引众多学生和年轻食客。
2月10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探访时发现,这个“知名”的出入口,已被铁围栏焊接并固定后封闭,黄色的围栏一人多高,将小区封得严严实实。“这个小区有16个出入口。”孟霞介绍说,仅数百米的龙河路就有出口七八个,如今全部围栏焊接固定封闭。
据悉,合肥市发出对小区进行管理的当天, 2月5日下午,社区辗转多方最终联系到工厂,连夜采购运来共130米钢丝网,社居委工作人员连同施工单位、物业公司等,连夜对小区的15处进出口进行封闭,仅留通向南一环的北出口一处通行。
当天夜里,室外温度逼近0摄氏度,西园新村小区到处都是电焊声,用钢丝网封闭15处进出口并非易事,等到15个出入口全部封锁时,已经是6日凌晨4点了。接下来,工作人员在每个进出口处贴上了警示牌。
“特殊时期,此门已封闭,现仅保留北门可供出门。”记者在小区其他进出口看到,这样的提醒非常醒目,钢丝网封闭的进出口非常牢固和严实,人员已无法进出。
在原有伸缩门的进出口,为了防止人员钻空子,工作人员还在伸缩门上拉起了铁丝网。
防控难点
最担心复工返回人员的身体健康
如今,西园新村仅保留小区北门。2月10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探访时发现,在这个出入口,社区和物业搭设了临时工作棚。量体温、询问进出人员身份信息,排查外来人口,发放出入证……一个程序都不能少。而为了管理该小区,竹荫里社区和小区物业共投入45名疫情防控人员,24小时值班。
小区绝大多数人员服从特殊时期的管理,但也有少数不理解的居民。“有一位老人喜欢出小区溜达,对封闭管理有意见,我就一直劝,给他说明目前的防控形势,讲了大概50分钟,他终于想明白了,最终才配合我们的工作。”孟霞称。
2月9日,很多复工的租户开始返回,而这正是孟霞最担心的地方。“根据我们的摸排,已经有23户租户返回了小区。”孟霞表示,复工返回的租户是她目前最担心的防控难点。“很难摸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此,疫情防控人员对返回的租户进行量体温,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详细登记,了解其最近的活动轨迹,并对返回人员及其行李进行消毒。“我们要求他们一旦身体有恙,要立即联系我们。”
新闻推荐
新闻摘要2月9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目前,合肥市疫情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