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拴绳、狗吠扰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宠物热”也在持续升温,因违法违规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产生的各类安全、卫生等问题屡见不鲜。哪些狗能养,该怎样文明养犬?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和关注。
记者12月5日从合肥警方了解到,今年8月以来,警方已处理296起遛犬不拴绳行为。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显示,未来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将限养一只犬只。
■案例: 遛狗不拴绳还拳击民警
今年11月27日,新站公安分局七里塘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淮南路天水家园有人被狗咬伤,双方发生纠纷。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了解:汪某某遛狗没有拴绳,将张某咬伤,民警遂将双方带至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在带回派出所途中,汪某某对民警将其带到派出所进行处理不满,多次辱骂民警,到达派出所后,汪某某突然抓住民警上衣,并用拳头击打民警的颈部、头部,造成民警受伤。11月28日,汪某某因阻碍执行职务被行政拘留九日,并对其遛犬不拴绳的行为罚款100元。
警方表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警方将对遛狗不牵绳的行为处以警告或100元以下罚款。
■数据:
8月份以来296人次遛狗不拴绳被罚
今年8月以来,合肥市公安局会同市文明办等单位在全市开展“不文明遛犬专项行动”,大力打击遛犬不拴绳等不文明养犬行为。自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处理遛犬不拴绳行为296起,捕捉流浪犬97条。
经过大力整治,犬只伤人、因养犬引发的纠纷等警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相比2018年的犬只伤人警情、因养犬引发纠纷警情的上升幅度分别下降了23个百分点和21百分点。
■解读:
重点管理区每户限养一只犬只
近日,《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条例(草案)》显示,合肥市养犬管理按照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实行分区管理,重点管理区内养犬实行免疫和登记制度。该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饲养未经免疫、登记的犬只,个人饲养犬只的,每户限养一只,不得饲养禁养犬。重点管理区内个人养犬超过一只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没收超养犬只,可以处每只一千元以下罚款。重点管理区内禁止繁殖、销售禁养犬。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繁殖或者销售禁养犬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没收禁养犬,可以处每只五千元以下罚款。
重点管理区内申请养犬,应当自取得免疫证明后二十日内,携带犬只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办理养犬登记。公安机关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只标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告知申请人十日内将犬只自行处理或者送交犬只收容场所。养犬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需要继续养犬的,养犬人应当持犬只免疫证明和养犬登记证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办理养犬登记续期手续。一般管理区实行免疫制度,养犬人应当定期为犬只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
《条例(草案)》规定,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受害者送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治和防疫,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关注:
犬只收容中心已开始筹建选址
流浪、走失宠物犬只如何处置,这是很多爱狗人士较为关注的问题。警方表示,目前对于此类犬只,警方将联系专业人士,使用专业器具将其捕捉,然后送往犬只收容中心、动物关爱中心等机构,“一般流浪狗收容15天,宠物狗30天。”民警告诉记者,在此期间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会对每一只狗进行拍照,通过QQ、微信群等进行传播寻找失主,“如果找到的话,失主需要先到派出所处理,之后凭单据和照片去将犬只领回,如果没有人认领,他们会发动爱狗人士领养。”而长时间无人认领的犬只将被无害化处理。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合肥市正在筹建犬只收容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工作。
合公新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王伟
新闻推荐
建设杭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合肥高新区与杭州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1月28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与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在杭州高新区文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受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