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然而,在义城街道义城社区,有一位孝义媳妇田高慧,15年如一日照顾因高血压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勤劳与善良建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百善孝为先,在田高慧看来,孝就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
百善孝为先
十五年如一日照顾生病的婆婆
1998年,田高慧的婆婆因高血压瘫痪以后,她便成了婆婆的贴心“护工”——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做好早餐,然后给婆婆穿衣服、洗脸刷牙,等收拾好了之后,叫公公一起来吃饭。“公公虽说年近八十,但是简单的吃饭穿衣还能自理,可是婆婆的吃喝拉撒都是要自己帮着操持。”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田高慧笑称:“自己快变成专业的护工了。”不管天冷天热,每隔几小时就帮婆婆翻一次身,按摩身体,防止生褥疮。穿衣、洗漱、喂饭、按摩、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需的日常护理工作,田高慧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
那会条件艰苦,轮椅是个奢侈货。为了婆婆能晒晒太阳心情舒畅,田高慧每天吃完早饭之后便把婆婆从床上背起来,放到院子里的靠椅上,天黑了再背回床上,让老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数十年的坚持让田高慧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可她从未向任何人提及。
“下班回到家之后,她要抓紧时间去干家务活,快到中午的时候又得赶回家里做饭给婆婆喂饭,下午也是如此。”在左邻右舍看来,田高慧的日子过得“很紧张”。可这么多年,田高慧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委屈过,而是和婆婆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亲情。“我福气好,儿媳妇比自己的亲闺女还要亲。”看着媳妇的付出,婆婆也很心疼,她经常向邻居“炫耀”自己的好媳妇。
传承好家风
她成为义城身边好人候选人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田高慧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用15年如一日的质朴举动传承着向上向美的家风,对后辈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2008年,田高慧大女儿结婚,女儿女婿自结婚后便与母亲一家居住在一起。2016年,田高慧小儿子汪志磊结婚,新婚小两口也选择了和父母居住。时至今日,三个家庭仍住在一栋楼,早晚餐都回到田高慧的房子里一起吃饭。“一家子近十口人欢欢喜喜,从不争吵,关系和睦融洽。”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每次上门探访,“人还没进门就能听见里面的欢声笑语。”
“妈妈常教导我们,做人要真诚,做事要热诚。”汪志磊说,家庭和睦归功于田高慧的言传身教和包容、宽容之心。不仅家风代代相传,连信仰都终身实践。在田高慧的言传身教下,汪志磊也成了一名党员。“母亲作为党员,她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每次工作上遇见难事,她总对我说‘党员要起带头模范作用,多做一些事不要怕辛苦。’”
如今,59岁的田高慧是义城社区第四党小组组长,活跃在基层活动的各现场。“在田高慧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但她那种不计得失的博大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是常人所难做到的。”目前,义城社区正在开展敬老爱幼身边好人评选,田高慧也成为候选人之一。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合肥明年新增22800个停车位 设区城市行动方案出台;全省三年将新增17.2万个停车位
晨报讯近日,省住建厅联合省发改委等8家省级单位联合出台《安徽省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全省设区的城...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