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话说“找副业”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1-22 11:58   https://www.yybnet.net/

合肥张遵勇

在江淮方言口语中,有一条叫“找副业”的方言词。这个词已走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鼎盛使用期,今天如同家乡老屋里那些曾被磨得锃亮的传统农器具,村头地尾口口相传的节气农谚和耕种俗语,被提及和用到的几率越来越小,慢慢步入淘汰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语义的变动,时下一个叫“打工”的词更准确地覆盖和替代了它。

“副业”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五版的注释是:主要职业以外,附带经营的事业,如农民从事的编席、采集药材等。其实这样的解释和我们家乡口语表达中的“找副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我们那里而言,“找副业”一词起始年代应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末期。我们那里和周边多为圩区及丘陵地势的山塝田,沿袭着传统的双季稻的耕作方式,由于那时机械化程度低,耕作方式的落后和繁杂,田地产出的低下和收益羸弱不言而喻,恰逢当时南方省份改革开放序幕拉开,家乡的一部分兄弟姐妹利用农闲,化肥袋里塞床棉絮,从最初的试探性到后来的有计划地别家离村,前往江浙沪南方沿海发达城市寻求种田之外的挣钱机会,以辛勤的汗水换取补贴家用的报酬。比较催生了改变,当第一批出门“找副业”的人尝到甜头,更多的家乡父老相继加入“找副业”的行列,走出去的足迹亦逐渐扩散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由于受传统农耕观念的影响,刚开始的“副业”在乡人的口里有时会被戏谑地称为“浮业”,意即离开种田种庄稼到他乡打拼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于是最初的“找副业”通常是一家出去一个劳动力(以男人居多),另一个人在家伺弄田地,外出的人在“双抢”和秋收等农忙时段赶回家帮忙。 “留守”一词也便在这个过程里应时而生。慢慢地,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观念的更新,“夫妻双双出门去”多了起来,这时的“副业”在很多人的脑海已转换为“富业”,相信只要找对方向,踏实肯干,脱贫致富的路径有千万条。这点,可以从那些贴在乡村大门上的春联里看出来:出门打工,大江南北显身手;离家谋业,长城内外淘宝金。出外求财财到手,归家创业业兴隆……

“找副业”里的副业,在我们家乡一带,其指向最多的是建筑行业的瓦匠、木匠等工种,曾经在江浙沪建筑界流传的顺口溜“瓦匠之乡,肥东庐江”便是很好的佐证。建筑行业多体力劳动,相比较其他职业劳动强度大,也辛苦许多。但许多年过去,家乡的父老乡亲以“力气聚财、出掉又来”的韧性坚持了下来,时至今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仍然辗转劳作在祖国各地的基建工地上,可以说家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这批常年在外“找副业”的乡亲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我家乡的田地已由村集体统一发包给种田大户集中耕种,大部分乡亲与我一样,别土离乡,行进在“找副业”的路途上。但融入到繁华精彩、活力澎湃的城市,我们脑海里对“找副业”的认识已从当初“浮业”的担心焦虑,翻篇到今天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奋斗成“富业”的孜孜追求中。

新闻推荐

送去冬日温暖致敬城市超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市分行开展户外工作者慰问活动

最近几天,合肥气温大幅下降,再加上“透心凉”的风雨时不时侵袭,让很多人意识到冬天是真的来了,纷纷裹紧棉衣,减少了外出的次数...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话说“找副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