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27年,心中总有一份牵挂,那就是家乡;心中总有一份期待,那就是探家。家乡,那浓浓的亲情,美味的菜肴,熟悉的乡音,一直是令我挥之不去、使我辗转反侧的乡愁。
记得当兵第一次探家是1995年春节后。在西南边陲的怒江大峡谷当兵已进入第三年的我,终于具备了探家的资格,便迫不及待地向组织递上探家申请。获准探家是当时最快乐、最令人亢奋不已的事情。经过层层审批,半个月后我的探家申请得到了支队警务股的批准,积蓄了两年多的思乡之情终于得到释放。
探家的感觉很美好,回家的旅途真不易。
我所在的腊早边防工作站离州府六库需一天的车程,而六库到省城昆明坐车还要二十多小时,昆明到合肥没有直达列车,只能乘坐六十多小时到上海转车,加上中途转程等待的时间,即便顺利,到家也要七八天时间。
从边防站到昆明,近两天时间的山路颠簸已让身躯几近散架,再排上几个小时长队买票更是疲惫不堪,而当自己拖着大包小包挤得大汗淋漓终于上了绿皮火车后,才知道什么是旅途的真正辛苦。车厢内就连过道上也塞满了人,举步维艰,即便乏困站着睡着也不会担心摔倒,因为前后左右都有人为你支撑。特别是到了夜间,座位下、过道边,甚至行李架上都睡满了人,只要一走动,稍不注意就会踩到别人。
每当列车进站,车外的人群就会扒着车窗不要命地往车内攀爬,人流像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进,高峰时甚至连起身抬脚后便很难再找到地方落脚。当时,虽然自己买到了硬座票,但身着军装,自己的座位与旁边站着的老人孩子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六十多小时的车程,至少有一半时间得站在过道边,有时不经意地趴在座椅背上睡着,却时常被卖盒饭的推车撞醒。为了省钱能带点方便面和饼干充饥,为了减少上厕所长时间排队等候的麻烦,只能尽量少喝水。几天车坐下来,已经饿得浑身乏力,冻得全身发抖,累得两腿浮肿。即便再苦再累,当列车进入安徽境内,特别是车窗外“安徽”两字的标识映入眼帘时,仍然激动万分,心中仿佛在呼唤:家乡,我回来了!
或许是心有灵犀,或许是思儿的目光一直在远方眺望,离家还有好几百米,只见远处一个瘦弱的身影绕着田埂在向我跑来,那是母亲!我急忙迎上去,两年多未见,母亲已明显苍老,人也消瘦很多。她眼噙泪水,一把夺过我的行李箱,不停地责怪我回来也不提前写信告知,不停地打量我怎么这样又黑又瘦。其实,我在出发前一个星期已将载有即将探家喜讯的家信递出,只是我人已到家,书信还没有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自己当兵走后母亲日夜思念,不知道流过多少次眼泪,吃了多大的苦。知道我回来的消息,乡亲们都跑了过来。父亲一边同我嘘寒问暖,一边招呼前来的乡亲,而母亲则早已进了厨房杀鸡宰鸭。小朋友们很好奇地问我有没有打过仗,同龄人很羡慕地问我学会了多少武功,长辈们则更多关心我是否适应云南的气候与饮食习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探亲才十来天,一份“部队即将招生预选”的电报催我提前归队。临行时,母亲眼含热泪不停地给我的行李包内塞进家乡土特产,父亲则反复叮嘱我,要听首长的话做个好战士,要认真学习保家卫国……
这次探家,虽然路途辛苦,时间短暂,但经过两年部队锤炼的我,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回到家乡,零距离感受农民的纯朴与辛劳,充分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父母的不易,并静心回味起儿时梦想与初心,让我明白了自己来自哪里,从而能够珍惜当下,懂得感恩,学会奋斗。
我终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归队后不到半年,我就以高分考进了军校。提干后,我先后在云南和西藏边防总队工作,但离家越久,乡愁越浓。我始终认为,在家乡的18年时光,奠定了我的人格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人生的起步、梦想的起点。因此,对待养育自己的家乡,必须始终怀有感恩之心,因为家才是我们的根。
遥远的村庄,不变的情怀。因为那里有温暖的回忆,有熟悉的土地,有质朴的乡亲,更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新闻推荐
从细微着手筑牢安全“防火墙” 合肥市社会福利院紧抓安全生产不松懈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近年来,合肥市社会福利院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目标,在安全建设工作中多重举措并举,通过...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