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10月20日起,合肥市实施“江水西调”工程,通过八级提水,注入大房郢、董铺水库,合肥市民首次喝上长江水。
此次调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合肥市当前因干旱造成的供水水源不足的紧张局面,更开辟了新的应急水源,改变了大别山水库群作为合肥市唯一补水水源的局面,是保障合肥城市用水安全的战略举措。
据了解,董铺、大房郢水库是合肥城市供水唯一水源地,依靠其自产水已远不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求,需常年从淠史杭灌区的淠河灌区上游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白莲崖四大水库引水对两水库进行补水。
今年以来,合肥市降雨量612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3~4成。9月至今,全市降雨量仅23毫米,偏少7~9成。综合降水、蒸发、来水、蓄水分析,当前合肥市发生10~15年一遇干旱,仅次于1978年。同时,淠河灌区上游四大水库也因降雨偏少,其蓄水总量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少,后期向合肥城市供水补水十分有限。
面对内部蓄水不足、上游补水水源短缺的严峻供水形势,合肥市水务、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和沿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原有水利工程,及时组织实施“江水西调”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安全。
据了解,自10月20日起,合肥市通过位于和县的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的乌江站抽引长江水,经驷马山引江水道和滁河一、二、三级站及黄疃站提水进入滁河干渠。再通过滁河干渠上的管湾、众兴、双墩三座泵站提水,从滁河干渠大官塘泄洪闸进入大房郢水库,通过连通管与董铺水库实现互联互通。
“近300名水利系统职工24小时奋战在一线,从而实现了通过八级泵站提水为大房郢、董铺两大水库提供城市供水水源的目标。”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水工程全长172公里,抬高水位38米,引水流量10m3/s左右,日引水量80万方。江水已于21日晚源源不断注入两大水库,合肥市民历史上首次喝上长江水。
该负责人介绍,待引江济淮工程和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建成后,此次工程将同西引大别山水工程一起,形成“四水汇肥”的景象。(贾安 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时而悠扬舒缓、时而高昂跳跃、时而大气磅礴,一段段古韵悠远或清新雅致的室内乐曲余音绕梁;详解乐曲历史、展示乐器特点...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