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项目相继落地,园区用地紧张;另一方面却是资源闲置,旧厂房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
请看合肥高新区的做法——
灰色的铁制楼梯、宽敞通透的公共区域、横贯屋顶的工业桁车……走进合肥高新区的红枫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种种旧工业痕迹透着与普通孵化器不同的科技时尚,“红枫智谷”和“皖化电机”两个门牌相互辉映,一个朝气,一个复古,标记着旧厂房在双创驱动下的涅槃重生。
旧厂房可以改造为文创区、商业区,这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有成功尝试,可在几年前就改造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不多。红枫智谷的创始人杨双胜告诉记者,这与合肥的科教城市基因有关。
红枫智谷地处的红枫路与天智路交口,是合肥高新区二十世纪末起步的地方。当时,这短短一两公里的道路两旁,走出了七八家上市企业,被称作“上市路”。此后20多年间的跨越式发展,让合肥高新区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长为全国10个“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和示范单位之一,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跻身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国家队。
不过,伴随几次技术升级换代而来的,是厂房闲置。有一段时间,这些旧厂房成了仓库、汽配店,或菜市场,昔日光辉渐渐褪去。
红枫智谷的前身也是如此——十年前,从事电厂锅炉炉水循环泵制造业的合肥老牌企业皖化电机厂在园区更新的浪潮中搬离此地,留下占地7000余平方米的工业厂房。
“一方面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从中科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走出来的硬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相继落地,园区用地紧张;另一方面却是资源闲置,旧厂房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阚瑞说,用旧厂房孵化新科技,能让旧厂房重生,还能给园区的科技创新加码。
据阚瑞介绍,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鼓励盘活闲置工业厂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后,合肥高新区盘活旧厂房孵化新科技的大幕正式拉开。
“我们把旧厂房改造为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给初创企业提供质美价廉的办公场所,以及政策对接、财务托管、投融资、培训等科技服务,把闲置工厂的价值变为创新创业的价值。”杨双胜说,旧厂房改造来的红枫智谷,面积增加到1万多平方米,已有45家企业入驻。
今年9月底,生产物联网传感器的合肥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搬进了这家孵化器,在老厂房里享受着现代办公的福利。“工业风很有创意,适合我们这种互联网科技公司。这里楼层高,很空旷,不同于其他孵化器的压抑感,给人自由放松的感觉,性价比很高。”该公司总裁助理路红说。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根据档案记载出生日期计算,合肥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部分档案托管人员已于2019年10月到达退休年龄,但未及时前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