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本报曾最早报道何家庆西南之行

来源:新安晚报 2019-10-22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1999年8月18日,本报发表了题为《大学教授“失踪”305天》的长篇通讯,这是全国媒体首次全面报道何家庆的西南之行。此后,全国30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

1999年4月,本报记者专访了何家庆,听他讲述了西南之行的经历,随后写下了长篇通讯《大学教授“失踪”305天》。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间,全国有30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省内外电视台也闻风而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2000年1月下旬,《北京青年报》一位编辑在看到本报报道后,特意赶到合肥采访并推出了何家庆西南扶贫报道,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0年3月19日,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农村司和国务院扶贫办有关工作人员来到合肥,请何家庆谈谈对国家前期扶贫工作的看法及魔芋开发的技术问题。之后,他们从何家庆扶植过的企业、讲过课的大学那里核实了报道情况后,形成了一份《关于何家庆同志事迹的调查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宣传何家庆精神、改善何家庆的工作条件。当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何家庆扶贫事迹非常感人,体现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刻苦钻研、艰苦朴素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特别需要在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中提倡、发扬这种精神。建议对何家庆同志的事迹经核实予以宣传。

随即,安徽省计委、省科委各拨款10万元用于何家庆进行魔芋产业开发,安徽省教委将魔芋产业开发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给予最高额度支持6万元,并拨专款20万元用于魔芋实验室基础建设,同时给何家庆家庭5万元用于改善生活。

2000年4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关于何家庆的人物通讯《一种植物和一个人的追求》,并配发了评论《报得三春晖》。当年4月14日,温家宝接见了何家庆。

2000年4月18日何家庆专程赴京,出席由中宣部、扶贫办、农业部和安徽省委联合召开的“何家庆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会上,科技部扶贫办把魔芋产业研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拨款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随后,何家庆又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进京出席了“五一”劳模表彰会。

而在这篇报道刊发后的20年间,本报一直持续关注着何家庆,先后刊发了《清贫何家庆捐出十万奖金》等稿件。2013年何家庆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后,本报记者还曾前往南京对其作了专访。2019年10月17日,何家庆在病房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最后一次向媒体讲述了他的故事。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法治护航 合肥市蜀山区下足“绣花功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周莹莹通讯员王丽婷“今天接过这面旗,大家都看着呢,日后的任务更重了。”10月18日上午,在合肥市蜀山区司法局联合...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10-22 11:11
评论:(本报曾最早报道何家庆西南之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