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墨水屏、无需充电的电磁笔还原了真实纸笔书写体验。
←在科大讯飞展示厅,十多位网络作家将“网红”语音智能翻译机围了个结结实实。
←十多位网络作家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左三)的“带队”下,首先来到了中国声谷,体验创新高地的“科技之美” 。
现场给AI智能写作平台“出题”,还用四川话“考”语音翻译机器人……10月21日,“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正式启动,十多位网络作家“大咖”们畅游在科学与人文美景中,开启了“合肥之美”的探寻之旅。沿着中国声谷、科大讯飞、中科大“逛一圈”,他们眼中的合肥“不仅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更是一匹奔驰在科技创新大道上的“黑马”。
与科技相遇网络作家“逛合肥”现场为AI智能写作平台系统“出题”
10月21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作家协会、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正式启动。
不断汇聚科技智力,当前,合肥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声谷”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在已构造的智能语音技术和产业优势上,抢抓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并布下“人工智能”一盘大棋。
“与科技相遇”,这里,成了“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的首站。
“这个系统能自由写作吗?”在中国声谷展厅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被一款“AI智能写作平台系统”吸引,据展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只须在平台内输入关键词和要求,它就能自动抓取信息并通过分析后快速成稿。
“前不久合肥召开了世界制造业大会,它能以这个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吗?”现场,叶辛还给AI智能写作平台系统“出题”。只见工作人员输入“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关键词,并按要求选择“演讲稿”“千字”,不到十秒,一篇发言稿就出现在屏幕上。“它还可以根据要求调整提纲,补充细节。”
“这个技术真是厉害!过去我们写文章要慢慢构思、慢慢写,现在这个系统用了不到十秒就写好了。而且我看了下,文字还不生硬,语句也通顺。”显然,对于这篇“答卷”叶辛相当满意。他感叹,现在的科技进步得太快,而且能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需求中,合肥的科技企业在这点上做得“很赞”。
能听懂语音指令的“智能鼠标”、能对动态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抓拍的机器人、能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展厅中,多样化的科技创新产品牢牢吸引网络作家们的眼球,而这些,还只是中国声谷孵化出的一部分科技成果。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声谷已经聚集企业600余家,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时集聚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中科类脑智能等一大批全国领先的开放创新平台。
聆听合肥声音“翻译黑科技”能翻译58国语言还能听懂网络作家的“四川话”
当前,一大批超前谋划的“未来产业”,正成为推动合肥发展的新引擎。这其中,以科大讯飞为首的语音智能产业已吸引世界目光。与科技“相遇”之后,网络作家们迎来一场“聆听合肥声音”之旅。
“它能翻译出多少种语言?”“能听得懂方言吗?”“要是没有网络能翻译吗?”在科大讯飞的展示厅,网络作家将这个“网红”语音智能翻译机围了个结结实实。
“你们关心的这些功能它都有,目前,不仅能实时翻译58个国家的语言,还能听得懂国内多地的方言。”据展示厅内的工作人员介绍,即便在离线情况下它也能承担起“随行翻译员”的工作。
“hi,请问大英博物馆怎么走。”选择语种抛出问题,不到3秒,它就能清楚翻译。现场,四川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邓子强还说了一段四川话来“考”它,也被翻译机准确翻译成普通话。“这个对要出国工作或者旅游的人来说,确实很有用。”
除了这个翻译“黑科技”,展示厅内的一款“智能办公本”也让多位作家“心动”。
护眼墨水屏、无需充电的电磁笔还原了真实纸笔书写体验。当然,作为一款智能笔记本,它的功能还覆盖了语音转文字、智能搜索、中英互译等。比如,在会议场景下,它可以将会议语音内容实时转写成文字,使用电磁笔在文本上画笔势即可修正错误文本。
“这个新技术,对于我们文字工作者来说还真有用。”一番操作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对这个科技产品赞不绝口。“过去我们都是一支笔、一张纸搞写作,有时候改来改去就没了记录,现在,有了这些创新技术,让写作变得很简单。”在他看来,科技不仅拓宽了人类视野,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中国声谷里的一系列技术孵化产品,还是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上的应用,今天逛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合肥真的发展太快了,在科技创新上绝对是走在前列。”在上海市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看来,如今的合肥,像是一批“黑马”奔驰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
■大咖谈合肥印象
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 合肥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
合肥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下午参观中科大校史馆,让我们知晓了中科大搬迁至合肥的艰辛;在参观包公祠时,我们感悟合肥的历史文化悠久。不得不说,合肥真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在马文运看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正在催生着合肥这座城市飞速发展。“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拿起手中的笔去挖掘这些科技创新背后的人、背后的故事,反过来,这些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着文化创作。”
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会员孙正凡:科技知识应该“下沉”,让中小学生对科技感兴趣
“一座城市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真正发展就是要靠智慧,那么,合肥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这些高校资源,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中需要把这些科教资源集合起来,当然,合肥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中国声谷、科大讯飞得以发展的人才支撑、产业支撑。”
在他看来,近几年合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一些科技发展、产业发展方面表现亮眼,但依然还有进步的空间。“另外就是,这些科技知识不应该只在实验室里,更应该要‘下沉’,特别是让中小学生对它感兴趣,这样才能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
《少年派》金牌编剧九枚玉:
首次对“创新高地”的感受如此具象
在中科大校史馆,校址搬迁的艰难与辉煌成果一一呈现。
在讲解员讲到中科大南迁合肥、重建校区时,网络作家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由于物资匮乏,学生们只能运用自身所学,烧制砖石,建盖教学楼。”跟随时间脉络讲中科大发展,讲解员穿插的“小插曲”让不少人感兴趣。
作为合肥本地人的金牌编剧九枚玉说,中科大一直是合肥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虽然一直在说合肥是创新城市,但我对‘创新高地’的感受一直很空洞。今天来到中国声谷和科大讯飞、中科大这几个地方,让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感受到合肥的科技之美,也体会到合肥能有今天,离不开这么多教育科研人士的努力。”
“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作者秦明:
合肥在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上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合肥这几年变化非常大,我自己也经常把合肥推荐给朋友们,想让他们来合肥走走看看。”安徽省公安厅法医、“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作者秦明说,自己对合肥科技的进步程度感到吃惊,这几年不论是在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上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
此外,秦明还稍稍透露了今后的写作计划,未来写作中或有可能出现这些高科技的元素,目前自己还是围绕着刑事侦查进行悬疑推理类小说写作,死亡教育相关的科普书写作也在写作日程之上。晨报记者 刘梅梅 刘小容/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10月19日,合肥市职业技能竞赛西式面点师、仓储员竞赛在合肥高新区一食品实训基地举行,百余名职业技术能手同场竞技。连...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