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我们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会有空气质量指数,而为全国20多个省市大气监测国控点提供有关技术支持的,就是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大气环境实验室”),这也是我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这些“火眼金睛”的技术在看穿大气污染的同时,还能对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进行预警。
大气监测国控点的“幕后英雄”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大气环境实验室”,旨在建成国际一流的环境监测设备高技术成果辐射基地,促进安徽省乃至全国高档大气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快速发展。
“天气预报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因子浓度的监测,有一部分来源于合肥这个大气环境实验室,让普通老百姓能清清楚楚看到空气质量情况。”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建国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20多个省市大气监测国控点使用该实验室研发的设备,仅合肥市区就有10多个国控点。
记者了解到,该国家工程实验室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等监测设备,构建了我国首个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在各省市开展的雾霾监测超级站建设中,实验室研制并产业化的激光雷达监测设备,累计安装100余套,占我国环保系统目前总量的75%以上。
对有毒有害气体排放进行预警
如今,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泄漏,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和安全事故。大气环境实验室创新发展了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技术和方法,并由合作企业实现产业化,近3年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安装监测设备1300余套,批量应用于安徽、江苏、福建、湖南、江西等地水泥、电力、化工、石化行业。
今年4月11日,一年一度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工业园区有害气体光学监测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了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可以实现对园区在线监测,一旦发现夜间有机物浓度升高,或有毒气体泄漏,超过阈值时,将会立即向主管部门发出警报。”刘建国说,该项目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能见度仪让高速公路事故减少四成
此外,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大气能见度仪,率先应用于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全省3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沿线实现能见度要素15公里间距自动化监测,通过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能见度监测预警。
“以前使用国外进口产品,成本高达几十万元,后期维护不便。而我们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大大降低了成本,一套不到10万元,可以布点加密到每5公里一个测量点。”刘建国介绍。
据统计,该项科研成果试运行一年后,全省高速公路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40%以上,在高速公路保安全、降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晨报记者 王姗 通讯员 冠南 亚萍 云冈
新闻推荐
合肥市财政扎实推进降费政策落实 去年以来,免征、减征部分不动产登记费减收1800万元
晨报讯近日,记者从合肥市财政局获悉,2018年以来,合肥财政扎实推进降费政策落实,坚持以政府收入“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