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共承建道路百余条,其中完工通车道路73条,在建道路28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设施移交工作严重滞后,直至2017年初,《合肥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后,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抢抓机遇,将推进完工道路交通验收移交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努力推进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完工道路交通工程验收工作。在市交警支队以及瑶海大队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共完成51条道路信号监控验收、55条道路标志标线验收,其中信号监控过保移交2条。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推进智能交通的验收移交工作,成立完工道路交通工程验收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分管负责人带领专职工作人员全面统筹协调、对接。领导小组统一梳理出已完工道路验收程序及验收资料审核重点,逐步制定完善报验资料制式标准,并安排专人对施工单位报送的验收资料自检审核数遍,多重把关修改完善后提报交警支队,对具备验收条件的道路组织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等单位先行自查自纠,先行上路实体自验2次至3次,验收通过率由最开始的70%提高至100%。
市区联动,合力攻坚。始终与市交警支队、交警瑶海大队保持高频次、深层次的对接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验收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近期在市交警支队和交警瑶海大队的支持下,解决明皇路道口开设过多、“断头路”设备无法安装等问题10余个。邀请市交警支队专家针对道路交通附属工程验收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对所有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充电”,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组织人员赴市重点局、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等兄弟单位交流交通工程验收工作经验。
定期调度,明确责任。定期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全面梳理交通工程验收工作具体进展、存在问题等,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A、B、C类,明确责任,倒排验收计划;对进展缓慢的施工单位,及时约谈法人代表,加强过程中管控力度,对未按计划完成验收的施工单位开具罚款单,并以函件形式用快递邮寄给施工单位法人代表,避免现场负责人据实不报的现象。2019年共约谈施工单位5家、开具罚款单7份,着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
突出重点,破除瓶颈。针对全市道路交通工程验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智能交通后台不足问题,在与区交警大队充分沟通后,调整工作思路,梳理整合大队机房原有设备,按同一片区、同一施工单位进行整体划分,优先解决20余条道路空间问题,并引进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采取机房空间服务外包的方式,目前已进驻7条道路,有效解决了后台存储空间不足问题,推动验收工作开展。
下一步,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将进一步加大调度力度,攻坚克难,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前26条A类道路已完成19条,剩余7条道路正在抓紧推进,计划10月底前验收完成;23条B类项目已完成9条,剩余14条计划11月底前验收完成;1条C类道路柳荫塘路(裕溪路-滨河路)已与原施工单位解除合同,并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已付全部工程款,并计划进行重新招标。(通讯员赵飞燕)
新闻推荐
○大宋官茶“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