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更青睐冠以“儿童”字样的食品,认为它们更符合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而这类食品往往价格较高。这些打着“儿童”旗号的食品是否真的适合儿童?
号称“添加多种矿物质、完全无菌、源自高山或地下水”的“婴儿水”,出现在各大超市、电商平台,售价高达二三十元一瓶。2019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3名受访儿童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8%的受访家长更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有“儿童食品”字样的产品。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企业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宣称产品“营养价值高”“孩子更爱吃”,这背后其实与商家营销手段密切相关。
部分“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成分无区别。江苏省消保委2018年发布的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显示,5款宣称为“儿童酱油”的产品在营养元素等指标上与普通酱油并无太大差异。
部分产品宣称适用人群与实际不符合。第三方婴童产品测评平台小红花测评从网上选购了10款热销的宝宝面条,价格在6.8元/件至119元/件之间,这些产品均在产品详情页面宣称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食用。然而,平台委托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发现,测评中一半面条的铁含量都不符合婴幼儿辅食国标要求。此外,部分儿童食品为了增加口感加入多种添加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国际对于儿童的年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商家为了开拓消费市场故意制造概念、营造噱头,自造“儿童食品”概念。柳春红等专家认为,必须在“儿童食品”管理上下功夫:
首先,建立儿童食品标准或者儿童食品指南。其次,加强儿童食品的源头监管。最后,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家长在选择儿童食品时,不要被卡通包装和宣传口号所迷惑,注意看配料表进行选择。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周洪
新闻推荐
中国顶级“科幻大咖” 本周聚首合肥高新区 游中国声谷 探量子中心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梁巍)近年来,《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的热销,引发了新一轮华语科幻热潮。为了向中国顶级科幻作...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