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今年8月,南淝河施口“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较去年底平均水质氨氮、总磷分别下降13.7%,40.4%。9月17日开始,南淝河施口国控断面已连续达标。生态环境部反馈检测数据显示,南淝河施口断面今年首次实现达标。
创新模式
9个工作组连续开展35周督导
2018年12月,围绕“1+8”干支流污染防治工作,市城乡建设局成立9个对应的水质达标督导工作组,组成“一张网”。据介绍,各督导工作组每周对包保河流进行巡河走河,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交办,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严控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要求,全面做实做细南淝河流域水质达标工作。
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35周督导,累计发现排口、截流、河道等各类问题355个,解决324个,问题整改完成率91.3%。下发问题交办函4批次,下发通报14批次,督办函12批次,警示函7批次。
与此同时,通过组建南淝河流域河长制工作微信群,畅通南淝河流域各县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成立暗访督导小组,创造性地在南淝河14个重点排口建设一体化污水应急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6.9万m3/日,出水考核标准为COD≤40mg/L、氨氮≤2mg/L、总磷≤0.3mg/L,2019年10月底前项目全部建成并发挥效益。
高频调度
水环境治理工程快速推进
小仓房三期于今年8月底完工通水,比计划时间提前4个月;陶冲二期目前正在进行粗格栅、生化池等主体构筑物结构工程施工,确保2019年12月建成通水;南淝河中游调蓄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70%……一大批重点水环境项目建成投运,对南淝河水质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合肥市为有效推进南淝河水环境项目建设,2019年南淝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共57项,计划投资127亿元。
雨污管网系统持续完善。目前,合肥市市政排水管网排查基本完成,查出雨污混接点5776处,整改完成率超60%。通过雨污混接整治,合肥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得到明显提高,1~8月,合肥市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234.3mg/L,BOD(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为102.5 mg/L,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1.5%和15.7%。
此外,合肥市通过建立健全排水行政管理制度、强化市民水环境保护意识,不断促推南淝河水环境治理。
(记者 葛清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被当成“好哥们”的陶某,竟暗自记下赵先生的支付密码,趁其不备偷偷地转走微信中的4000元。合肥警方近日破获此案...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