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厨亮灶”建设放心食堂,“流通追溯”让买菜更放心,推行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9月30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庐州行”活动,深入高校、菜市场以及食品加工企业走访,为“舌尖上的合肥”保驾护航。
“明厨亮灶”建设放心食堂
9月30日上午,“食品安全庐州行”首站来到新华学院。在学校食堂的一面墙上,一块监控大屏被分成8个部分,清晰地显示着面点间、素切间、主食库、副食库、烹饪间等厨房区域的实时监控。
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共设5个食堂,该校约有学生3万人,平均每顿在学校食堂就餐人数2.3万。目前,学校食堂已实现“明厨亮灶”工程全覆盖。此外,该校还与高新区食药监局共建“食品安全工作站”,这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建在高校里的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管,对采购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追溯。
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正在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以学校幼儿园食堂、大型餐饮等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合肥市已累计建成“明厨亮灶”单位3394家,其中学校和幼儿园食堂1542家,覆盖率达87.66%。
“流通追溯”让买菜更放心
走进蜀西公馆菜市场,整洁的环境,电梯、中央空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让人备感舒适。这个全新改建的标准化菜市场还引入了“智慧农贸一体化”系统,对商户进货进行数据统计,并实现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目前,合肥市正在实施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和放心肉菜超市建设工程。包括蜀西公馆菜市场在内,已完成73家城区菜市场示范性改建工作。
作为国家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创建试点城市,合肥依托百大周谷堆已建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一个城市平台和屠宰、批发、菜市场、超市、团体消费单位五个子系统,并完成了与中央平台技术测试对接,实现了肉菜生产经营单位主体信息追溯。二期工程将对追溯模式进一步升级,实现由主体信息追溯向主体与质量信息同步追溯。
推行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也从零食、副食品扩大到主食市场。
安徽青松食品集团是一家从事主食产品生产、研发、配送及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产品涉及的原辅料包括面粉、大豆、肉类、蔬菜类等几百个品种,需求量大、涉及面广。
在该企业安全监控中心,记者看到,墙上有几十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不同生产车间的工作情况。从原料、加工到成品,所有生产环节24小时全程录像监控管理。
据介绍,该企业还按照第三方检测的标准建立检验检测实验室,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对企业所有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提取数据、分析数据,对所有原料、成品进行在线数据管理,实现全程可追溯目标,为企业主食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预警保障。
目前,合肥已有120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推行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共创建示范企业39家;通过HACCP或ISO22000认证达80家。接下来,合肥还将开展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工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每年安排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从业人员不少于40小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集中培训。
为“舌尖上的合肥”保驾护航
为保障市民的“入口安全”,合肥一直大力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统揽,以创城为抓手,食品安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总体形势继续平稳向好,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有恶劣影响食品安全事件。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庐州行活动,每年通过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组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询问、督办代表议案建议、督查调研等具体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1日,以“主动安全·智慧驱动”为主题的2019合肥网络安全大会召开。本次大会由市政府主办,邀请到来自政府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