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个选项,郑兴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别人都不愿从事的陵园工作,成为一位人生归途的守护者。这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他坚守在每一个祭祀高峰期,没休息过一个清明节或除夕夜。
在迁坟工作的关键时刻,他“舍小家、顾大家”,想着忙完手上的工作后,再回去看望手术住院的父亲。次日,噩耗传来,父子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每当想到这里,郑兴国的眼眶就情不自禁地湿润起来。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鸿运当头”的“守墓人”
2009年3月,春寒料峭,初到陵园的郑兴国就担起了陵园建设的重任。面对不熟悉的工程建设工作,郑兴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常常在工地一呆就是一整天,检查建设进度,及时了解建设难题,做好多方协调沟通工作,为工程建设按时完工保驾护航。每天下班回家时,郑兴国已变成一个“泥人”,成为同事们打趣的对象。
2010年,由于滨湖新区建设需要,义城街道公祭堂的一万多座骨灰需要在十日之内迁到文化陵园。时间紧、任务重,陵园又刚刚建成,人手严重不足。面对“内忧外患”,郑兴国认真研究工作任务,倒排工作时间表,科学制定骨灰迁移工作方案,带领陵园工作人员每天起早贪黑迁移、登记。
由于每天需要迁移骨灰的工作量极大,一天下来,他所戴的手套都被骨灰盒上的颜色染红了。面对特殊的工作环境,郑兴国没有害怕,而是和同事开起了玩笑,说这是“鸿运当头”,这种苦中作乐的工作作风,感染了陵园内的其他同事,激发了同事们的工作热情,最终在期限内零差错完成了骨灰迁移工作。
2012年10月11日是郑兴国一辈子的疼。74岁的老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当时正处于烟墩街道在地坟迁移工作的关键时期,作为骨灰迁移工作的负责人,郑兴国如果离开,会极大地影响工作进度。郑兴国舍小家、顾大家,委托亲属照顾父亲,自己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天不遂人愿,2012年10月12日噩耗传来,郑兴国父亲因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在父亲住院治疗期间,没能和父亲说上一句话,没能给父亲倒上一杯水。每当想到此事,郑兴国同志常常默默流泪。
“身先试水”的“民政人”
2016年6月,合肥市出现连续强降雨,陵园内积水不断上涨。参加过1991年抗洪抢险的郑兴国深知一旦内涝,会直接影响园区馆内近6万个骨灰盒的安全,必须及时排除内涝险情。郑兴国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自救。他“身先试水”,在水里摸索着将园区内所有的窨井全部打开,暂时阻止了积水上涨。为了防止强降雨再次来袭,郑兴国又紧急组织工作人员购置了四台大功率水泵,连夜冒雨安装,并迅速投入使用。正是郑兴国同志当机立断、指挥得当,才确保陵园安全度过了汛期。
陵园安全了,郑兴国同志却病倒了。连续在大雨中高强度工作近20小时,体力严重透支,导致身体发烧。郑兴国却什么也没说,直到险情全部排除,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回家休息。
由于汛期较长,为了防止发生内涝,需要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制度。下着瓢泼大雨的深夜,要在陵园内近6万个骨灰盒中来回穿梭、巡查、记录并解决发现的问题。几名新来的工作人员一听都产生了畏难情绪,还有一个年轻小伙嚷着要辞职。郑兴国笑着说:“当前汛期是特殊时期,陵园是特殊环境,夜晚巡查任务很重,不仅要防汛,还要练胆量,真是很辛苦啊!”他一席话立刻把大家都逗乐了。随后,郑兴国收了笑容认真起来,“我们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我还是一名退役军人,虽退伍但不褪色,军人的血性还在,我将全程参与,带头巡查,不留死角。”
他根据险情,制定党员带头巡查制度。他靠方便面充饥,带头值班巡查,连续工作72小时,极大地鼓舞和带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合力,排查、解决险情200多处,确保汛期陵园安全无虞。郑兴国因此在2016年被包河区委区政府评为“抗洪先进个人”。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9月7日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19包河国际摄影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摄影周以“家国·记忆——庆祝...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