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运用在手术中。
晨报讯 9月2日,合肥市首台飞龙(DSA)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正式启用。有了它,介入手术相当于有了导航、指导、监测集合功能。医生相当于多了一双电子眼,可以更加精确开展手术,也节约了手术时间。
子宫肌瘤手术比以往更快更精准
9月2日下午3点,一名子宫肌瘤女子进入手术室内。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殷世武为其进行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殷世武发现该女子血管解剖变异,“这样的情况就大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不过,好在有这台飞龙的帮助,在它的帮助下,手术医生很快通过血管造影找到血管起源,然后通过机器的引导进入血管中进行手术。
例如,在手术中这台机器可以虚拟血管路线,手术医生在穿刺时按照虚拟路线穿刺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在手术的过程中,这台机器还能完成CT的功能,“其实这就给我们手术节约了很多时间,节约手术时间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减少了射线的摄入量。”
对于当天下午这台子宫肌瘤手术,根据传统子宫肌瘤病灶,很多人会选择手术摘除,但是摘除过后还会继续长。但是通过介入手术,医生会通过穿刺找到给肌瘤供养的血管,直接栓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让肌瘤缺血坏死萎缩。
做完下午这台子宫肌瘤手术后,殷世武指着控制屏幕上的影像说:“你看,这里的蓝色的部分说明血已经流不进去了,通过这样的影像,手术医生也可以得知这台手术就算完成了。”他说,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栓塞供应肌瘤的血管,让肌瘤被“饿死”,同时也带瘤生活。
给医生多一双“电子眼”
据了解,相较于以往的DSA,这台机器的功能更多,定位也更加精准,“目前这台设备也是全球最先进的。”殷世武向记者介绍,这台机器运用机械臂设计,相较于老设备运动范围更大,旋转空间更广,软件更强大,所以它能够完成常规DSA不能实现的功能。
据介绍,对于介入科的手术而言,需要在影像学的指导下,“实时”观察病灶的具体情况,并在影像学的指导下,利用导管导丝等介入手段,对血管、肿瘤等病灶进行手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像”是反映病灶具体位置和具体情况的“监控”,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需要实时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医生和患者在这个过程中被迫要“吃光”。对于这种射线,虽然有铅衣的防护,但是“接触时间越短越好”。
因此,这台“飞龙”不仅仅给医生们的“视觉空间”更加广阔,还让手术时间缩短,让“吃光”的时间减少,这也让患者和医生接触更少的射线,尽最大努力保护患者和医生的身体器官。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台机器已经为四名合肥病患完成手术。
晨报记者 王刚 通讯员 朱沛炎
新闻推荐
市政府办公室按照省市领导指示要求,会同市直有关单位全面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18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学习借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