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新建小区优先选用分布式新能源供应 打造“321”供热保障新格局,为全市统一供热打下热源供应基础

来源:江淮晨报 2019-07-19 08:39   https://www.yybnet.net/

晨报讯 今年初,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刘健等委员递交了“关于合肥市率先实现市区集中供热的提案”。近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在答复中透露,今后将打造“321”供热保障新格局,为全市统一供热打下热源供应基础。

市政集中供热在运行的热源有7个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供暖规范时,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和气候状况,规定了秦岭—淮河以南为“非采暖区”,目前这一规定仍未修改。合肥市地处淮河以南,不属于我国强制供暖区域。在国家层面并不鼓励大范围实行统一集中供暖,而倾向于多元化分散供暖。

目前,合肥市政集中供热在运行的热源共有7个,最大供热能力1882吨/小时,其中合肥热电集团下辖六个自有热电厂,建有燃煤锅炉19台,最大供热能力1452吨/小时;合作热源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最大供热能力430吨/小时。据统计,现有集中供热用户中,工商业378家、供热小区189家、居民11.5万户,供热面积约2500万平米,市政供热管网长534公里。

未来供热需求将远高于现有供热能力

随着合肥市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用能需求快速提升。合肥市现有供热负荷1831吨/小时,根据市场调研,预计2020年用热负荷将达到1996吨/小时,2025年达到2822吨/小时,2035年达到4037吨/小时,远高于现有供热能力,需寻求新的热源供给渠道。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分析,受合肥老城区规划建设的影响,老城区固有房屋及其周边主次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基本定型,重新规划供热管网及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很难在短期内实施市政集中供热。

供热管理办法将提升为地方性法规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认为,城市集中供热可以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率,一方面使煤炭的利用率由单纯发电转成变热电联产,节约了煤炭资源,是改善环境、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供热质量,对于发展生产、改善人们的办公及生活环境意义重大。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今年,合肥市将在充分研判整个供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供热模式、有关责任权利义务、供热设施运行管理等作出规定,适时将《合肥市供热管理办法》提升为地方性法规。

新建小区优先选用分布式新能源供应

下一步,合肥市还将启动编制《合肥市供热专项规划》,加快发展和整合现有供热热源,合理分配各热源的辐射模式,鼓励现有热管网自然辐射区域的集中供热,以满足热管网自然辐射区新建居民区(新区)及各类工商单位的用热需求。加强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垃圾焚烧等分布新能源建设,拓展新能源在制冷、供热中的应用范围,尤其对建设分散的新建小区,优先考虑选用分布式新能源供应方式。

另外,合肥市还将积极谋划建设新热源,逐步形成以金源、新能、东方3个自有热源,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合肥联合发电有限公司2个合作外部热源,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1个新能源版块共同组成的“321”供热保障新格局,为全市统一供热打下热源供应基础。晨报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高新创业园至轨道交通2号线 免费接驳线开通

本报讯近日,合肥高新创业园至轨道交通2号线间的园区接驳车正式开通,免费为园区职工上下班提供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园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新建小区优先选用分布式新能源供应 打造“321”供热保障新格局,为全市统一供热打下热源供应基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