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红艳 杨家平 牛红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 清明三天小长假,合肥市共有近142.5万人前往各大陵园、公墓和殡仪馆祭扫。清明节当天,合肥市举行2019年“人文共祭 爱传万家”清明集体共祭活动,从2011年开始,清明集体共祭成为引领省城文明祭祀新风的惠民举措,市民不花一分钱,就能以更加绿色、文明的方式参加祭祀,在仪式中缅怀逝者。
4月5日上午8点,伴随着婉约的古筝声,庄重的吟诵声,合肥市2019年“人文共祭 爱传万家”清明集体共祭活动在合肥市殡仪馆一号厅拉开了帷幕。95户家庭,700余名市民参加了活动。今年在主会场开展的基础上,分别在三里街街道、杏林街道、亳州路街道和曙光社区设置了4个分会场,累计143户家庭群众参加了集体共祭活动。“我今年已经80多岁了,因为腿脚不方便,往年的清明节都是孩子们代我给老伴送一束花,自从社区在清明节有了这样的民生工程,让我在家门口就能为我的老伴送上一束花,写上一段寄语,以表我的思念之情。今年也是我参加的第五届人文共祭活动了。”在三里街分会场,家住铁路二村3栋的宋在珍老人说道。
自2011年开展至今,共有1676户近14000人参加,通过花祭祈福、家风传承、诗赋传情等主题的宣扬,在满足了广大市民缅怀逝者,悼念哀思的情感需求的同时,进一步贯彻文明祭祀、生态祭扫的殡葬改革号召,让绿色文明的新风吹遍庐州大地。
“2011年,我们首次承办清明共祭仪式,通过以骨灰盒祭拜的方式呈现,通过礼仪师主持引导家属参加祭拜仪式,使家属对亲人的哀思融入到整个仪式之中,增强了仪式感。”合肥人本礼仪综合办负责人张伟介绍说,2012年又在共祭仪式中首次融入插柳枝、供青团及恭读祭文等清明传统文化习俗。2013年,清明共祭活动首次进入社区。2015年,尝试融入更多公益、环保的元素,首次尝试在社区分场举办专题心理讲座,抚慰悲伤,引导市民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清明集体共祭是一场传统融合现代的祭祀仪式,也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张伟说。
自1997年开始,合肥市殡葬管理处推出首届骨灰江葬活动,拉开了合肥市殡葬改革生态节地葬的序幕。如今,每年冬季,合肥都会据悉“骨灰江葬”,以节地安葬彰显人性关怀。截至2018年,已经在南京和安庆顺利举办了22次以“生命之礼回归自然”为主题的骨灰江葬活动,有1139位逝者骨灰在2674位家属的见证下融入滚滚长江之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0日,合肥市2019年“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主题现场宣传活动在和平广场举行。活动现场,电子大屏幕循环播...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