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合肥各大高校毕业生、外来就业人员,亦或是留学生,高新区已成为众多人才的首选之地。为了让更多在校学生了解高新区,3月21日下午,合肥市外事办、高新区组织了一场在肥留学生参观高新科技企业的体验活动。
3月21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乌克兰、苏丹、尼泊尔等14个国家的在肥高校留学生,走进合肥高新区,先后在合肥国际人才城、先研院、科大讯飞、中科离子装备公司,参观了解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智能语音、国产化质子治疗系统等,感受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大健康等新经济产业创新成果带来的神奇力量。
合肥国际人才城核心服务区坐落在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二期G3楼1-3层,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同步推进侨梦苑、中德国际创新园、国际社区(人才公寓)等相关平台载体搭建,建设约5万平方米的人才城创业孵化集聚区。在人才城核心服务区内二层主要打造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设有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和户籍办理、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重点人才项目申报、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业务窗口和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区域。力争经过一段时间建设,使各类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所需的工作许可、出入境、落户、永居、体检、分类认定、子女入学、安居入住、项目申报、法律财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服务均可在人才城综合服务平台得到落实,切实打造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首站式”、“一站式”和“全链条”服务基地。
“以后落户到合肥生活与工作都很方便,非常好!”听完解说员的介绍,一留学生感叹地说。
“我知道这里,但是第一次来,很高兴与佳佳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展览厅的“佳佳”机器人,是我国首个服务机器人世界冠军,颇受留学生欢迎。他们纷纷上前合影留念,并感慨“太过真实”。高新区科创成果之丰、氛围之浓,让留学生们开了眼界,也赢得了他们的惊叹、赞赏。
据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所建设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先研院于2012年7月启动建设,2012年10月挂牌运行,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74亩,已完成建设面积33.5万平米。在省院市校四方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率先在世界领域开展量子远程大规模保密通信应用工程。
在科大讯员展厅内,留学生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并为这家“最聪明”的公司点赞。2017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7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首次入榜,并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2017年11月,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7年12月,科技部明确依托科大讯飞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级阶段——认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很多的高科技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真不了起!”在参观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时,一位俄罗斯留学生说。据介绍,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落实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成果和国家及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中科院与安徽省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合作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任务总体要求。2015年10月,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采用“研制+引进”模式,发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建设中积累的技术优势,自主研制国产化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同时引进一套先进的质子治疗系统及相关配套医疗检测设备,作为国产设备最终物理参数和临床数据的对比验证装置,夯实国产医疗装置研制基础。
此次参观结束时,一些外国留留生接受采访,俄罗斯籍留学生索菲亚在合工大就读工商管理,她表示合肥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返国探亲回来,往往城市就变了样。中国人勤奋、认真的态度值得学习。另一位俄罗斯籍留学生白晓冷就读国际贸易,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中俄“贸易大使”,开办企业成为两国贸易的纽带。
参观结束后,留学生们在高新区管委会会议室,观看高新区宣传片,聆听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合肥市外办主任陈启亮、高新区工委副书记陆平等相关负责人与留学生们展开交流,希望大家持续关注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人尽其才,贡献能量。李军
新闻推荐
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百强榜研究主要面向375家国家级经济技...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