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桃李春风 扮靓蜀山“桃花源” 斑斓暖阳 洒满乡村振兴路 蜀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绘“产业旺、生态美、农民富”美好图景

来源:江淮晨报 2019-03-25 09:26   https://www.yybnet.net/

春风,路过大蜀山的这一边,落在那一边的山脚下,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大蜀山往西,像繁花一样散落着的农家小院,耳畔是流水潺潺,满目是葱茏秀色,一路芬芳沁人心脾。

乡村振兴,也伴随着春风和暖阳,在蜀山西结出累累硕果。

位于蜀山区西部的小庙镇、南岗镇、井岗镇和蜀山经济开发区,是合肥的西大门,也是蜀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区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蜀山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把传统农村营造成山水秀美、产业兴旺的“桃花源”。

一个个“桃花源”是蹚出来的乡村振兴蜀山路径

芳菲三月,在位于小庙镇马岗村的小岭南“壹号院”,会议桌设在麦田中、人徜徉在自然中,满足都市人乡愁的“诗与远方”。

小院里,由村民闲置住宅改造的乡宿恬静淳朴,一丛丛鲜花倚墙生长,菜地里的蔬菜翠色喜人。院内分布着餐厅、茶室、观景台、客房,目之所及,一花一草,一砖一木,处处透着温情、细腻和精致。

有乡野风味,也有现代品位,这里能放得下都市人的“乡愁”,这里是蜀山区兴建西部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的缩影,更是蜀山区蹚出来的产业发展路径。

“这里距市中心车程半个多小时,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能满足城市人双休旅游休闲需求,也能给村民带来收益。”小庙镇马岗村村支书侯克旺说,村民将闲置房屋租赁给政府,政府引进企业统一设计改造,不破坏乡村原貌,不搞大拆大建,修旧如旧,避免“千村一面”,也“留住乡愁”。通过这种方式,马岗村已经盘活了43户闲置房屋。

负责“壹号院”设计建设的企业负责人董仁泉介绍,“将来这里会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传统农耕于一体的精品乡宿集聚区。”

乡村振兴,一定要有产业支撑。

变资源为资产,蜀山区引导和发展适宜农民在家乡就业创业的产业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到乡村发展,依托村庄闲置房屋,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引进科技、双创、艺术作坊等产业,通过乡宿、商务、休闲、旅游等配套产业,让搬出来的农民和返乡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从根上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蜀山区正在建设的18平方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区,将以商务+科创+餐饮+乡宿为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乡村CBD生态、景观、休闲配套服务体系;并依据漕运遗址及曹操文化,打造集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生态湿地、乡野神秘户外探险为一体的合肥市郊野公园。

一座西部新城是摸索出来的城乡融合蜀山模式

2015年,蜀山区统筹小庙镇、南岗镇、井岗镇、蜀山经济开发区280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建设蜀山西部新城。坚持基础设施、拆迁安置、社会事业、产业集聚“四个优先”,突出“生态环保、产城一体”理念,打造国际风范、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

“西部新城分全域、重点区、核心区三个层级区域。”蜀山区西部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兵介绍,“核心区域则为小庙镇规划范围的城建区和工业园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

当前,蜀山区正如火如荼地在核心区大力耕耘。一条条平坦道路建成通车、一栋栋现代住宅拔地而起,村容村貌变化日新月异,农民生活丰富多彩。“道路、供电、供水、供热及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也在同步建设中,到2020年,市政路网建设将达到96条、近120公里。”王兵介绍。

建设西部新城核心区,将快速提升合肥西郊整体面貌,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未来,西部新城将聚焦产业和城市“双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以航天智慧城为龙头的网络信息安全、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探索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群人的青春要在蜀山西过上“向往的生活”

因为建设西部新城,王兵从城区来到小庙镇;因为打造小岭南,董仁泉来到小庙镇;因为自家房屋被打造成乡宿,村民李泽珍回到小庙镇,当起乡宿“管家”;因为看好乡村发展前景,余学祥从合肥辞职回到老家小庙镇。为了振兴乡村,为了实现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来到小庙镇,村里越来越有活力。回到农村的“生力军”为家乡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让乡村产业迅速发展。

乡村振兴,必先“振人”,扶持产业,必先“扶智”。

49岁的李泽珍是岭南“壹号院”的房东。开业前,政府和企业组织她和村里的姐妹们前往先发地区学习茶道、插花、女红、糕点制作,掌握了技术,如今她在“壹号院”工作,成了“小院管家”。“过去,村里没什么人,我也在市区打工,房子闲置,现在老房变乡宿,除了每个月3000多元工资,还有一年3万多元房租收入。”李泽珍说,村里不少以往在外地打工的姐妹们都回到家乡,当起“管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田野上,还有村民成了股东。3月18日,合肥之源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由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同持股。其中,40位村民免股金持股30%。“让原种种植回归,向市场提供差异化特色农业产品,并打造蜀山自主品牌。”村支书侯克旺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他说,“农民种地,合作社保底价收购,再统一售出,持股的40位村民年底还有分红。”

2018年,80后大学生余学祥看到父亲的桃园前景旺,便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小庙镇北分路村,专心钻研起乡村旅游。

余学祥的父亲舍不得离开故土,便在退休后流转了邻居的土地,在家门口种植桃树,从300棵到6000棵,规模大了,经营却很单一。余学祥看到周边几个桃园发展瓜果采摘生意不错,便辞去在合肥的工作回到家乡,请来农业专家传授种桃技术,学设计出身的余学祥还对自家小院进行了一番设计,打算建成集住宿餐饮、采摘垂钓、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场。眼下,蔬菜园打造得鲜活娇翠,工人们加紧铺设石道路面,院内生机勃勃……“我们正在往农业观光旅游方面发展,今后我们就是现代农民。”

为什么回到乡村?“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回祖辈的土地上创业既有前景也有情怀,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爱人马上也要辞职回来和我一起创业!”望着身后片片盛开的桃花,余学祥满面笑容地说道,“在这里奋斗,真的是我‘向往的生活’!”

晨报记者 王姗

通讯员 周盟 朱琛琛 王磊

新闻推荐

电源板卡故障 致1号线6列车短时延误 轨道公司致歉,故障设备已及时完成修复

晨报讯3月22日晚,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局部线段突发故障,导致6列地铁列车出现短时延误。对此,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事后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桃李春风 扮靓蜀山“桃花源” 斑斓暖阳 洒满乡村振兴路 蜀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绘“产业旺、生态美、农民富”美好图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