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合肥市计划完成新造林5万亩,建设乡村绿色长廊3000公里,完成绿化面积9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十大公园”、“十大湿地”和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建设。
本报讯今年是合肥市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国土绿化上新水平、城镇园林绿化增量提质的攻坚之年。记者昨天从市林园局获悉,2019年,合肥市计划完成新造林5万亩,建设乡村绿色长廊3000公里,完成绿化面积9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十大公园”、“十大湿地”和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建设。
“五绿”工程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是做活“绿文章”的重要一笔。2018年,合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全覆盖,让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合肥植物园、管湾国家湿地公园、江淮分水岭区域造林……全年完成市县林长制重点项目33亿元投资,其中,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
今年,合肥市将编制实施《合肥市林长制实施规划》、《合肥市林长制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可分解、可实施、可监测、可考核的量化实化指标体系,让林长制改革落地见效。与此同时,合肥还将实施“五绿”工程(“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继续瞄准209个重点项目、100亿元投资三年建设目标,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据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合肥将研究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偿制度,鼓励支持更新薄壳山核桃等树种及精品苗木花卉品种。探索开展商品林“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模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对口开展金融服务。此外,全市将积极推进公园“市民园长”工作试点,逐步实现公园共享、共治。
“十大公园”力争年内全部开工
出门见绿,抬头即景。今年,城区绿化将迎来升级版。在2019年林园工作要点中,合肥市将围绕建设“公园城市”,将公园绿地作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基础性配置要素,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努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据了解,“十大公园”建设也将加速推进,力争年内全部开工。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合肥市将加强城市公园、游园规划布局和建设,大力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计划两年内完成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建设项目。其中2019年建成56个以上,四城区、三大开发区(新区)年度分别建成7个以上城市公园、游园(街旁绿地)。
今后,一条条“林荫路”、“观花路”将提升城区的“颜值”。在道路景观提升上,今年将全力建设林荫路,各辖区年度力争再获命名林荫路5条以上。推进“一路一花”建设,对具备条件的道路,合理配置一种主要观花植物,营造道路绿化特色,各区、各开发区(新区)年度建成“一路一花”项目2条以上。统筹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年度计划建成绿道80公里以上。(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合肥张宏明继《湖南出土玉》出版之后,喻燕姣研究员又主编出版了《湖南出土珠饰研究》一书,作为曾经的同学,捧读她的新著,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