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一个“快”字,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创三年来新高,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3%。
■孕育一个“新”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立足一个“转”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层出不穷,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攀升
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征程中,合肥工业战舰始终高扬风帆,行稳致远。高擎“工业立市”大旗的合肥,正在迎来工业发展新的春天。
8.7%、9.5%、10.7%、11.3%,如果将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成线,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上扬的曲线。
“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路高歌猛进,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增长8.7%、9.5%和10.7%,全年更是达到11.3%,为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增速高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
创造这一增速的是千千万万植根合肥的企业,他们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最为强大的动力。联宝科技,继2017年成功迈过500亿元产值大关后,去年产值再次跃升,全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刷新了“合肥制造”的新高度。看好这片发展的热土,联宝科技继续“加码”。去年9月19日,联宝新增年产千万台智能产品项目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立足合肥的良好产业环境,联宝科技将坚持科技创新,稳步发展,打造一个全新的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同时也将广纳英才,集聚一批优秀的配套企业落户合肥,携手合作,为合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集团总裁贾朝晖在致辞中表示。
与此同时,阳光电源、富煌钢构也在去年取得长足进步,纷纷跻身百亿企业。重点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持续有力的产出带动,让合肥工业行进的步伐稳健有力。
新动能喷涌而出力拔头筹
毋庸置疑,当下工业发展的比拼,已经进入到质的比拼阶段。谁占据了产业链、价值链的最高端,谁就占据了发展先机。
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被誉为有望改变世界的未来三大科技。目前,这三大科技均为合肥的优势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不仅在科技研发上走在前列,在产业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优势。作为国家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去年“中国声谷”实现产值650亿元,入园企业达到430家。(下转2版)
新闻推荐
织密织牢校园食品安全网 新站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助力合肥创建国家食安示范城市
创新是合肥的名片,教育是创新的根基,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合肥高教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的品牌示范基地,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