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草、康乃馨、郁金香、百合……五颜六色的鲜花伴着阵阵芳香,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邀请专业的插花老师为大家讲授插花技巧,3月6日下午,《咱爸咱妈》周刊联合三里街街道凤阳路社区举办学插花迎三八活动,老人们个个笑逐颜开。
不舍得动剪刀
坐在桌前,看着美丽的鲜花,老人们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摸摸百合,看看玫瑰,恨不能立刻开始制作。
“茎秆剪斜口,容易插入花泥,郁金香最高,百合最低……”插花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两年流行的手提花的插法,考虑到很多老人都是第一次插花,老师每一个步骤都说得仔细而详尽。跟随着老师的讲解,老人们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手里的花朵。可是,花插好后怎么看都达不到老师那样的效果。看到老人们插的花篮,老师笑了:“要舍得剪啊!”
原来,鲜花花茎留得过长是老人们的共同问题。花太美,69岁的徐昌珍舍不得动剪刀,打算带回家后插到花瓶里多养几天,64岁的陈祥珍懊恼道:“我怎么没想到呢?” 老师告诉大家,插花讲究的是总体造型,不要担心浪费,给花泥加水后一样可以存活数天,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在老师的帮助下,老人们原本杂乱的花簇变得层次丰富、造型优雅,再配上心形卡片,上书“女神节快乐”,她们的笑容比手中的花儿还灿烂。
丰富精神生活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不缺吃不少穿,就希望精神生活丰富些。”59岁的祝银华快言快语。
听了祝银华的话,费翠萍频频点头,孙子小没人带,费翠萍干脆将孙子带到了现场,一边哄孙子一边学插花。67岁的沈光萍第一次插花,一点头绪摸不着,坐在旁边的李琼见状便主动当起了她的老师。女儿爱给李琼买花,未完全落败时,李琼便试着修剪、造型,做成插花作品,既避免了浪费,又美化了环境,时间久了,也摸索出了插花的基本技巧,这次正好和沈光萍说说。
年轻时经济条件跟不上,忙工作、忙家务,也没有精力去“关注花花草草”,现在年纪大了,“倒浪漫起来了”。提着自己的插花作品合影,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春天到了,我们都把春光提回家。”
腾云霞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合肥市力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 节能改造项目 最高奖补300万元
本报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最高可领300万元奖补。记者昨天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根据最新出台的《合肥市公共建筑能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