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装卸师傅,车号BK5281318上有一个蘑菇头损坏,这个平板车不能装箱。” 合肥货运中心集装箱装卸工组的对讲机里传来货运员陈义的声音。2月20日凌晨1时30分,夜风中的雨点落在脸上一片冰凉。集装箱装车线路边,陈义正在查看准备装运中亚班列集装箱的车体状况。
检查每一辆车上的蘑菇头锁
陈义是合肥货运中心合肥经营部集装箱班组一名货运员,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装运中欧(亚)班列。今年已经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8个春节了,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采蘑菇”,检查每一辆车上的蘑菇头锁。
“集装箱装车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车辆情况,空车状态的蘑菇头是水平放倒在车底板凹槽里的,装车的时候要把蘑菇头翻转成直立状态,车上的蘑菇头正常翻转才能牢牢锁扣住车上集装箱的四角。”陈义介绍,装载集装箱的铁路平板车车底板上有四个蘑菇头锁,外形酷似蘑菇,简称为蘑菇头。四个蘑菇头锁扣和集装箱四角卡槽一一对应,就像四只铁钩紧紧锁扣住整个集装箱。
陈义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巡视集装箱装车线路,查看线路上有多少辆车,查看每一节车的车辆情况。“哪些车可以用来装集装箱,哪些车不能装,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最怕在冰雪里“采蘑菇”
29岁的陈义一边检查每辆车上的蘑菇头,一边有经验地说:“像刚刚那个车有一个蘑菇头损坏,无法卡扣住集装箱,它就不能用来装车,我们要把不能使用的车辆的车号和具体情况仔细登记下来,以免误用了状况不良的车体。如果蘑菇头完好却无法翻转,这时候就要我们费一番功夫了。”
话音刚落,问题就出现了。“这个蘑菇头卡在凹槽里无法翻转了,应该是气温太低,车底板凹槽中有积水,把蘑菇头冻住了。有时候也有可能是零件生锈了,需要除锈涂抹润滑油。” 陈义熟练地拿出锤子,开始对蘑菇头进行敲击,“敲击这个要用巧功夫,不能用力过猛,只能找准发力点。”他哈了一口气,搓了搓手继续进行敲击。
寒风凌冽的货场中,金属敲击的声音一遍遍在夜空中回响。这列车50节车底板200个蘑菇头,一个冻住的蘑菇头要敲击至少要敲击5次,有20个被冻住的蘑菇头,陈义就挥动手臂100多次,集装箱装车线路来回距离近2000米,等巡视结束走回办公室,陈义已经热得“冒烟”了。
“今天算幸运的,最怕赶上下大雪。年初五下了场大雪,初六上班时整个货场都是白的,线路上空车车体上全都是雪,蘑菇头都盖在雪下面,夜里装车,整整一夜都在扫雪除冰。”陈义说,“我们多花点时间想想办法,就能多一个可用车辆,多运一车货,货物也多一份安全,货主们也少点担心。”
保障中欧(亚)班列顺利驶出
中欧(亚)班列开行以来,累计326列14161车中欧(亚)班列从合肥北站踏上“新丝绸之路”。顶寒风,冒雨雪,装车前检查蘑菇头翻转状态,装车后检查蘑菇头卡扣情况,确保每一车货物的平安抵达是每一位铁路货运人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陈义说:“我们只有仔细做好每一个装车细节,把好中欧班列安全装车的第一道关,才能让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集装箱装车线路,每天的作业量在2-3列。从今年春运开始到现在,陈义装运了1020多只集装箱,检查过的蘑菇头4000多个,“我们回去过节了,这些待装的货物可就没人管了,我们坚守岗位,客户们过年在家也更安心、更放心。看着这些自己装运的货物安全抵达中亚地区、欧洲地区,心里别提多自豪。”
晨报记者 余佼佼 通讯员 席静玉
新闻推荐
晨报讯合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2月26日下午3:00在市政务中心二楼8号会议室举行,会期一天半。本次会议...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