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城市化已进入新阶段、一批世界级城市群即将“破土而出”的大背景下,都市圈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会如何推进?2月21日,一份将有力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正式对外公开。
当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记者注意到,《意见》针对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提出了多条针对性强的方案,如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等。
“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都市圈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而纵观此次发布的《意见》,记者注意到,未来,轨道交通将成为都市圈建设的重点,轨道交通网络将成为都市圈内部互联互通的主干。比如说,《意见》强调,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从《意见》的有关内容来看。未来,政策将鼓励通常只在某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跨市域运行”,进入与其相邻的周边城市。事实上,记者也注意到,目前在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跨市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比如说,2013年建成的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就进入了与上海相邻的江苏省昆山市境内。
而在此次《意见》发布后,这样的“跨市域地铁线路”应将在国内更为普遍。例如,根据北京当地媒体今年1月发布的消息显示,将投入建设的北京地铁平谷线最新规划显示,平谷线从北京市平谷区出发,进入河北省管辖的“北三县”地区,在河北省燕郊将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并接驳其它线路;另一支拐入北京东坝地区。
此外,记者也观察到,从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批复来看,更好发挥可利用现有铁路资源开行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作用,也成为目前政策关注的重点。
例如,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就指出,要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布局,研究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着力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
都市圈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个合理平衡健康的人口结构。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也掀起了“抢人大战”,以扩大其常住人口规模。据机构统计,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南京、合肥等城市均在2018年落户超10万。
而记者也注意到,此次公开的《意见》在各都市圈人口政策上提出了不少创新措施。《意见》明确,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此外,《意见》还强调,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鼓励都市圈内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和三级医院推进集团化办学办医,开展远程教学医疗和教师、医护人员异地交流,支持中心城市三级医院异地设置分支机构。在都市圈内率先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推动病历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
据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合肥市包河区2019年兵役登记已于1月10日正式开始,清枫网格在辖区范围内通过拉横幅、楼栋张贴一封信、电子屏滚动播放...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