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了,84岁的王润秀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没想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小善举,竟然挽救了一家人!上个月中旬,突然接到言称报恩的电话,得知已经失去联系11年的苏中兵身体健康,一家人生活富足幸福,王润秀高兴得一夜没有睡好觉。
邻居:你胆子真大
2007年,王润秀老伴患病住院,连着两三天,同病房的苏中兵都唉声叹气,妻子也一直眼泪流个不停。
询问得知,苏中兵已经住院一周了,可还是没有查出病因,家住无为农村,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再这样等下去了。一心想要放弃治疗的苏中兵坚持出院回家,妻子却怎么都不同意,40岁的丈夫是家中的顶梁柱,怎么能这样就倒下呢?可是,面对苏中兵的病情她也一筹莫展,只能伤心流泪。
想起儿子有个同学正好是肺科医院的主任医师,王润秀几乎不假思索地开了口:“我帮你。”王润秀老伴痊愈了,苏中兵也一道办了出院手续,夫妻俩准备在附近找家旅馆,又被王润秀打断了:“住我家。”在她心里,这对夫妻哪怕节约一分钱,也可以用在疾病治疗上。
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了,苏中兵提出买盒月饼顺便给医生带去,却再次被王润秀拒绝了:“家里有。”拎着女儿买给自己和老伴的精装月饼,王润秀领着苏中兵夫妻俩来到肺科医院。担心被说“管闲事”,她谎称夫妻俩是远房亲戚;为了节省费用,她与医生商量,只做专项检查,基础检查就参考之前医院的检查结果。
安排好住院事宜后,苏中兵妻子准备回家筹钱,王润秀又回到家里,整理出两大包半新的衣服让她带回去给孩子们穿。邻居得知王润秀竟把只知道姓氏和年龄的陌生人带回家居住,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只有老两口在家,你的胆子可真大!
失联:自己也忘了
诊断为胸腔积水,抽了1000多CC积液,苏中兵住院一周,初步康复。为了节省费用,夫妻俩拿着医生开的药品办理了出院手续,准备回家慢慢调养。
夫妻俩想着一定要去王润秀家里,当面说声谢谢,可是,当时只顾着自己的病情,压根没注意王润秀到底住在哪里。住院期间,王润秀女儿曾经代表母亲来看望过苏中兵,给他留下一张名片,叮嘱他“需要帮忙就打电话”,可是,情急之下,夫妻俩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张精心收藏的名片了。
苏中兵夫妻俩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合肥,没能再见到他们,王润秀也有些担忧,不知道苏中兵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是否还需要自己的帮助。11年没有联系,王润秀也渐渐遗忘了这件事,当年的相助在她心里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相约:春暖花开聚
上个月11日晚上8点,王润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这让她很是惊讶,自己是福建人,安徽并没有亲戚,会是谁呢?
“我是无为人,姓苏。”一瞬间,王润秀便记了起来。虽然相隔11年,声音已经陌生,但她怎么也不会忘记自己一直牵挂的这家人。
电话那头,苏中兵已经有些哽咽,如果不是当年王润秀的无私相助,自己一家人的命运或许就要改写了。11年没能与恩人联系,苏中兵心中满是愧疚,而王润秀居然还记得自己又让他激动万分。家里在镇上盖新房,11日去老房子搬东西,竟从旧皮包里翻出了王润秀女儿的那张名片,立刻拨通,更幸运的是,电话号码没有变。知道了王润秀如今居住的光明老年护理院的电话号码,苏中兵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秒都没有耽误。
得知苏中兵如今身体健康,儿子女儿都已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家里经济收入一年一个台阶,王润秀打心眼里高兴。可是,对苏中兵春天去他家小住的盛情相邀,她婉言谢绝了,年纪大了腿脚实在不方便。苏中兵却一再坚持:“我开车接您!看看农村新面貌。”王润秀开心地答应了。
护理院的老人们都为王润秀感到高兴,“好人有好报”,王润秀却还是那句话,“知道他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群众出门800米就到菜市场,对菜品质量不放心可以随时送检,在菜市场内设置服务点提供便民生活服务……2018年以来,高新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