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成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根据国家部署,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合肥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目前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为全市建设生态宜居低碳城市提供了“路线图”。
亮点一:高铁西站等打造能源利用典范
根据规划,今后合肥将率先在保障性住房、住宅小区、大型公共建筑等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在市民身边有望打造出一批能源利用重点项目,包括高铁西站商务区供冷供热工程、合肥空港综合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北航合肥科学城“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等。
亮点二:减少大范围跨区域钟摆式通勤
合肥将优先发展低碳化的公共交通,优化地铁1、2号线的运营,加快轨道3-5号线路的建设,建设目标达到线路总长169.6公里,基本达到覆盖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同时,优化快速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逐步扩大快速公交的通行网络,至2020年快速公交线路共26条,线路里程总数达到487.5公里。扩大常规公交覆盖面,填补服务空白区域。
亮点三:打造1-2个国家级低碳社区
今后,合肥将逐步试点实施碳普惠、低碳社区评选等制度,从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社会广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其中,在饮食方面,强化 “光盘行动”,提倡低碳餐饮。
居住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级低碳社区评选工作,至 2025年,全市低碳社区增加至10个,重点打造1-2个国家级低碳社区。比如,社区多余空地可以规模性搭建太阳能电板,产生的用电量可以供给社区内部使用;构建社区立体绿化,可在屋顶、阳台、外墙种植绿化植物,既增加社区美观,同时也增加碳汇量。
推行“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 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开展“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昨日,合肥经开区明珠党总支非公企业党员领到学习包。据悉,针对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该党总支为党员送上包含《中...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