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很认真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练武 ○牛门洪拳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老在教小朋友基本功 ○传统礼仪也要传承 ○动作要规范 ○虎虎生威□本刊记者赵杰
一直以来,牛门洪拳都是合肥武术界民间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创造人为肥东县长临河牛官堡村人。2017年,牛门洪拳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74岁的牛和厚为“牛门洪拳”第四代传人。虽已年过七旬,牛老先生仍希望将传统武术发扬光大,近日,他走进六家畈学校,给孩子们传授武术技艺。
“牛门洪拳”走进校园
“嘿哈、嘿哈……”12月11日下午,天气阴冷,可六家畈学校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却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原来,“牛门洪拳”掌门人牛和厚正在教室里教孩子们打拳。
“弓步出拳,腰要挺直,出拳要有力,来,跟我再做一遍。”教室里,只见牛和厚一边说一边做出示范。孩子们在牛和厚的身后,认真地跟着老师练着。虽说外面天气寒冷,可教室里却是暖意融融。没一会儿,有的孩子脸上已微微出汗。
一堂课四十分钟,虽说时间不长,可在四十分钟时间内不停练武,孩子们还是有些累的。可74岁的牛和厚老师却心定神闲,一直在给同学们做示范动作,丝毫看不出累的样子。“练武不仅可强身健体,磨练人的意志,还可以开发大脑,对你们以后是很有好处的。”牛老师一边教孩子们动作,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学们中间,还“混杂”着两位学校的老师。原来,他俩也希望跟着牛老师学点功夫。“这才打了十来分钟,身体就热了,而且整个人都感觉特别精神,以后要长期跟牛老师练下去。”一位正在“偷学”的老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牛和厚每周在六家畈学校教两节课,除此以外,在其他学校还教七节课。可以说,一周九节课的课程量几乎比一个学校的正常老师还要多。当天下午,牛老一口气连上了两堂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他不停地比划动作,并大声告诉孩子动作要领,中间一口水没喝。“70多岁人了,不仅拳打得好,武德也好,真心感谢牛老师来学校教孩子们练武。”校长王仕海一边说,一边也跟着牛老师学起拳来。
乡村娃娃喜欢功夫
牛和厚1945年出生。牛门洪拳出自曾经的长临河牛官堡村,1956年,父亲便带着牛和厚正式拜师牛进康,学习牛门洪拳,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小时候的牛和厚能吃苦、悟性高,所以武术进步很快。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进一步学习、探索、研究牛门洪拳,牛和厚三赴上海拜访牛和炳、牛进常二位前辈,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精心点拨,受益匪浅。
说到牛门洪拳的套路特点,牛和厚说:“简单概括就是低身矮架、近身靠打、动作朴拙、一招制敌。当然,牛门洪拳特别注意练气,练气有两种:一是练,一是养。练气之关键使气运使;养气之关键是使气不动。”“就像我刚刚打了一套拳,现在跟你说话气一点都不喘,这就是练气的作用。”牛老这样对记者说。
谈到来学校教孩子练武,牛和厚很是高兴。“现在的孩子缺乏吃苦的精神,练武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其实,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能跟孩子们在一起,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牛老坦言。
在学生中间,10岁的吴中平练得很认真。“牛爷爷功夫好,我喜欢跟他学武术。现在才刚刚开始学,等我学会了,我就回去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小家伙得意地说。
新闻推荐
奋进中的合肥锦绣中学系列报道之三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