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展示刚剪好的作品
○牛老编写的剪纸教材
○认真剪纸的小朋友
○牛老穿过老街去给孩子们上剪纸课
○牛老向长临河中心校的孩子们传承剪纸艺术
○牛老展示剪纸作品
○几把剪刀,传承非遗文化□本刊记者赵杰
讲台上,一位老者手持剪刀进行剪纸演示;讲台下面,几十个孩子拿着画好图案的纸,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着……这是昨天上午发生在长临河中心学校课堂里的一幕。
剪纸老人叫牛家海,牛氏剪纸曾在2017年9月入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牛老特意走进校园,教孩子们剪纸,让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乡村娃娃喜欢剪纸
“我叫王筱冉,今年9岁。我特别喜欢牛爷爷教我剪纸,特别有意思。我喜欢剪小动物,特别喜欢剪小羊。”昨天上午,长临河中心学校二年级的一位小姑娘对记者说道。当天上午,牛家海正在教孩子们剪犀牛。只见同学们个个拿着一张画好犀牛的纸,进行剪纸。“要仔细小心,按照画线慢慢来,特别是犀牛的眼睛,剪洞的时候,千万不要戳伤自己的手。”牛老一边教,一边不忘叮嘱孩子们注意安全。
“我剪好啦!”“我也剪好啦!”……没过一会儿,就陆续有孩子举起完成的作品。“不错,很好。”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完成,牛家海一边表扬孩子,一边给孩子发奖品——一张他亲自剪的骏马。
据了解,牛老目前在长临河镇两所学校教孩子们剪纸,一周五节课。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做好教学,牛家海还专门编了一本剪纸课本。“这些孩子二年级,才刚开始接触剪纸。所以得从最基本的教起。”牛老告诉记者:剪纸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让孩子们心灵手巧。
七旬老人传承非遗
据了解,今年78岁的牛家海,是一位退休教师。谈起剪纸,牛家海坦言,是受到祖辈的影响。“我的外公是一位雕匠,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外公学习画画剪纸。”牛老告诉记者,由于在退休之前教学工作较忙,所以真正开始大量进行剪纸创作,还是在退休后。
离开三尺讲台,牛家海的剪纸创造,进入了生命的黄金时期。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先后创作出三千余幅作品,涵盖了人物、自然风景、动物生肖、花鸟虫鱼、青花瓷。尤其是围绕古镇长临河风景创作的系列作品,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可谓应有尽有。凤凰卫视、省市县等多家媒体,曾多次报道其剪纸作品。他的作品也多次在省内展出。2017年,牛氏剪纸被正式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昨天上午,在长临河镇老街的一件房间内,记者看到满是牛老的剪纸作品:有各种动物,有一些名人、伟人,还有古镇的一些美景。
新闻推荐
星报讯上周六,“享味乡村,乐在蜀山”2018蜀山乡村美食节决赛在美丽的合肥蜀山区马岗村正式开幕,初赛选出的15家乡村美食单位...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