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一个地区的工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也越高。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7年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合肥市不断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842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6.65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等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分析报告表明,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合肥市共有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842家,较上年增加271家,占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64.4%;实现营业收入1146.65亿元,跨上千亿元台阶,占规上服务业比重达77.8%。
其中,信息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贡献最大。2017年,全市共有信息服务业440家,实现营业收入29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生产性服务业的26.0%,对规上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32.4%,占比和贡献率均居生产性服务业十大行业首位。
2017年,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因业务规模扩大,用工人数由2016年的2140人增加到5460人;新运营的“瓜子技术开发(合肥)有限公司”一次性吸纳就业人数1580人……大企业新增就业人员快速增长,带动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平均用工人数18.32万人,占全部规上服务业就业人员的64.6%,较2016年增加8361人,增长4.8%。
大企业集聚效应明显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2017年,合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许多亮点。其中,大企业发展加快,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中亿元以上企业165家,较上年增加27户;实现营业收入86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龙头企业的生产向好,重点行业的优势也越发明显。分行业看,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门类中,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四大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6.35亿元、297.59亿元、207.43亿元和136.51亿元,行业规模排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十大行业前四位。四大行业共有企业1616户,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总户数的87.7%,合计营业收入1027.88亿元,占全市89.6%,对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2.1%。
此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域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分地域看,高新区、蜀山区和包河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企业数、营业收入等指标位居全市前三。
(李 猛 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明继网红草根、网红主播后,食品、日用品等也迈入网红行列,冒烟冰淇淋、奶茶、护肤品等在不同网络平台上瞬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