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项目已启动招标。今后,合肥市将重点加强社区(居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小型多样的活动场所。按照可举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要求,规划大型体育场馆设施。
城区体育设施规划将有“一张图”
此次规划范围为合肥市城区,面积约1345平方公里;包括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规划研究范围为合肥市市域范围,面积约11445平方公里,提出各级城镇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策略。
规划期限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具体项目安排为2025年,展望至2050年。规划成果应包括《合肥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大纲(2018~2035年)》《合肥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5年)》和《合肥市环湖十二镇体育+概念规划》三部分。
按照计划,规划编制单位要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交规划评审稿。2019年11月,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态维护,完成《合肥市环湖十二镇体育+概念规划》,整体工作预计2019年年底全部完成,之后履行规划审批程序。
适度增加城市社区公共体育项目
按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将调查分析城区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规模、布局、设施配置、服务范围、运营效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城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人口规模、设施配置体系;确定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包括各级公共体育设施人均用地指标、主要场馆设置、人员配置、其他场地设置、配套设施等内容。
同时,确定城区规划期末市级、区级、社区(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市、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应明确市、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保留、规划新增、现状改扩建规划要求和空间布局;确定各类市、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人均用地指标。
针对群众需求,重点加强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适度增加社区体育项目,建设小型多样的活动场所。在满足用地标准的前提下,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尽可能在社区中心布局,也可在社区范围内结合绿地、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进行布局,要保障独立的用地,以便统筹安排体育设施和配套附属设施。今后,市民出门锻炼更方便。
规划大型体育场馆可举办综合性赛事
此次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合肥市将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重点在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等方面,有效引导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建设;鼓励按照“融体于绿(地)、融体于(广)场、融体于(公)园”的思路,在现有的绿地、广场、园林规划布局一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体育设施。
同时,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努力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加强由政府投资、筹集或引导社会资金兴建社会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向大众开放,满足大众体育锻炼、观赏赛事以及运动员训练竞技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兼顾前瞻性与可行性,按照可举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要求,合肥市还将规划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优化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健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品质。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本周两波冷空气赶来“解闷” 白天夜晚都要凉快了,7日合肥最高温或仅26℃
白天夜晚都要凉快了,7日合肥最高温或仅26℃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