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便是拥有了现世安稳,住宅是人们梦开始的地方,它凝聚着人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希望和追求。从单位分的平房、城中村的小楼、农村的土屋,到拥有私家花园的洋房、敞亮的回迁房、装修精美的婚房,几十年来,中国人对住房的梦想从“有其屋”渐渐过渡到了“优其屋”。
土屋到婚房:从漏雨到现代化装修
有了孩子后,32岁的郑红花很喜欢翻开老相册,给孩子讲一讲妈妈的童年。其中一张郑红花三姐弟站在老屋厨房门口的照片,勾起了郑红花的回忆。
那一年她刚满6岁,上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学会了做饭、炒菜。郑红花是南岗镇鸡鸣村人,父母都是农民,为了供养姐弟三个读书,农闲时节,父亲还会在工地上做瓦匠,母亲则跟随父亲做小工。“那时候放学回家,别人是到家吃饭,我们是到家做饭。”郑红花笑着说,也不知道小小的自己怎么那么能干,6岁就学会了甩锅铲,土屋里的大锅灶,弟弟妹妹坐在前面烧柴火,即便是烟熏得人直流泪,姐弟几个也没想过不做饭了,“肚子饿嘛,要吃饭!”
一家五口人一直住在村子里,四间瓦房是堂屋,一间土屋是厨房,“村里人很多人都盖起了楼房,我爸爸也想盖,但是力不从心。”郑红花说,他们姐弟仨,都念到了大学毕业,“我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一直说不盖房子也得让我们好好读书。”
大学毕业后,郑红花参加工作,认识了丈夫,2011年,因保护水源地,鸡鸣村面临着搬迁,于是郑红花与丈夫拿出工作积蓄,公婆又支援了一些,付首付买了这套100多平的商品房。“当时装修厨房时,我就想一定要选最好的油烟机,不能再被烟熏了。”
擅长厨艺的郑红花工作之余还是喜欢在厨房里鼓捣,变着花样地给一双儿女做出各类美食, “做饭没有烟熏,小家电也齐全,做饭比以前省劲多了。”
平房到洋房:
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有序
64岁的许道昆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刚结婚时,她住进了在市粮食局当会计的公公分来的两间半平房里,这两间半平房,其中半间还是自己用木板搭建的厨房。大哥已经结婚搬出去住,两间房子里住着许道昆与丈夫,公公婆婆还有爷爷,1982年,儿子出生后,四代同堂。
“平房里很不方便,上厕所都要跑到好远的公厕去。”许道昆回忆,那几年,每天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端着痰盂往公厕去,公厕门口的长队总是令人心生焦急。
到了1988年,公公分到了单元房,许道昆一家搬到了这个7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内,“有了冲水的蹲厕,再也不用跑公厕了,当时搬到新居后,我们一家还拍了全家福。”后来,在一家电力制造厂上班的丈夫李孝泉因为喜欢根雕、花草,下海创业,在花市开了一间店,夫妻俩起早贪黑,“帮人家做假山,我都是自己搬石头,搬不动,用腿顶着,歇一会再往上垒。”就这样,辛苦了几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商品房的概念流行,许道昆与丈夫在东门的花冲苑花了21万买了一套100多平的大房子,用上了抽水马桶。
孩子大学毕业后,在蜀山区工作,夫妻俩又在汉嘉都市森林给孩子买了一套婚房,小孙子出生后,老两口从东门搬到了这里。前几年,知道父亲喜欢花草,儿子与儿媳攒钱在高新区买了一套带私家花园的洋房,花园里鱼池、假山都有,四季鲜花不断,真正实现了宜居的梦想,“当年住平房的时候,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
城中村到回迁房:
从杂乱昏暗到整洁明亮
这一阵雨多,住在西一环登云庭小区的居民张先金再也不用担心家门口污水横流了,他早已搬进了敞亮的回迁房里。1971年出生的张先金自小就住在长江路北侧的东兴庄。父母生育了六个孩子,张先金是老小,小时候住的房子,一半茅草、一半砖瓦,下雨天漏水,屋外的小路成了泥糊,屋内也到处是泥土。
1994年,成家后的张先金特别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一家中药厂储运部工作的他省吃俭用,终于在1999年开始动工,断断续续盖了两三年,两层小楼盖了起来,门口也修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楼房里,下雨也不怕泥巴了。”不过,城中村的房子杂乱,一到下雨天,下水道的污水都冲了出来,路边垃圾不断。最烦心的是,城中村的房屋拥挤,前后楼的距离很近,“一楼常年是见不到光的,抬头看天,就是一线天!”
2007年,东兴庄改造,几年后,居民原址回迁到登云庭小区。张先金家分到的是31楼的两套房屋,他把两套房子打通,还买了吊椅,每天清早起来,坐在吊椅上晒晒太阳,喝茶看报,生活很惬意,“我特别喜欢明亮的屋子,现在的居住环境才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
新闻推荐
方便新四中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