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朝华的儿子(左)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礼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在合肥婚庆行业里,有个响当当的人物——卢朝华。他从事婚庆司仪19年,见证了一对又一对新人“喜结连理”,也见证着合肥这么多年来婚礼婚俗的变迁。
机缘巧合 从客串司仪到职业司仪
在正式从事这份工作之前,卢朝华就表现出当司仪的“天赋”。当时的婚礼大多在家里举办,“宴席上大家都爱让我来说几句。起初只是兴趣,后来发现了其中的门道。”1999年,卢朝华开始客串婚礼司仪,“但那时并不收费,大多都是帮忙性质的。”
卢朝华记得,也就是那一年,合肥开始陆续出现了商业化的婚庆公司。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婚礼,促进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潮流中,卢朝华正式转型成为一名职业婚礼司仪。
“既然是一门职业,那就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他说,为此,在安徽省第一届婚庆司仪大会上,卢朝华和同行们一起制定了《婚礼司仪自律守则》,“一个好的司仪应该遂新人们的愿,但绝对不能做伤风败俗、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
“这份工作,主要还是凭一张嘴。”卢朝华觉得,作为一名司仪,除了普通话、主持等基本功要扎实,还得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他眼里,每对新人都是可爱的,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最好的祝福。见证变迁 合肥人从晚上结婚到中午结婚
“从最开始使用各种颜色的布帘子,到后来的写真喷绘、平面设计;从最开始几个颜色简单的灯泡,到如今变幻莫测的LED灯;从最开始色彩单调的服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婚纱……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礼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卢朝华说。
除了物质上发生的改变,卢朝华也见证了整个合肥地区婚礼婚俗的观念变化。“在合肥,以前大多数婚礼都是在晚上举行,中午之后才可以接亲,晚上办婚宴。这种情况五六年前才有所改变。”他介绍。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卢朝华解释,“其实原因很简单,拿我儿子来说,他结婚时有很多外地同学赶来参加,如果是在晚上结婚的话,那么很多人都不太方便回去。以小见大,随着合肥城市规模变大,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涌入,也慢慢改变了合肥本地的婚俗。”
记忆深刻 三兄弟结婚从没换过司仪
19年来,主持过多少场婚礼,卢朝华已经记不清了,在他见证下喜结连理的新人可谓不计其数。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兄弟三人横跨了8年的婚礼。那时,他还是酒店的驻店司仪,只要有人在酒店订婚宴,就会由他来主持婚礼。
卢朝华说,“当时,一位姓盛的老先生到处看人婚礼,物色司仪,最后选中了我。”8年时间里,盛家3个儿子结婚,无一例外都由他主持。尽管酒店里一桌酒席的价格从580元涨到1280元,但三兄弟婚宴的大厅和司仪并没有改变。
面对老人的赏识,卢朝华起初不解他的用意,但后来盛老先生的一句话,让他明白了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三个儿子一碗水端平”。
如今,59岁的卢朝华已经不再接婚礼司仪的活了。“头发白了也不染了,牙齿少了也不补了”,他用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宣告19年职业司仪生涯的结束。但在另一边,卢朝华的儿子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专职于婚礼司仪的同时,他也走上了自己的婚庆创业之路。
郭金帅 郭永生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珂“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各种造型的卡通摇摇车,只要1元硬币,就可以让小...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